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互联网金融 | 第19页 |
2.1.2 P2P网络借贷 | 第19-20页 |
2.1.3 财务风险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平台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22-27页 |
2.3.1 P2P网贷行业的运营模式 | 第22-23页 |
2.3.2 P2P网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2.3.3 P2P网贷平台的风险与监控 | 第25-26页 |
2.3.4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及财务风险分析 | 第27-39页 |
3.1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 | 第27-35页 |
3.1.1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历史 | 第27-28页 |
3.1.2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 第28-35页 |
3.2 P2P网贷平台的财务风险分析 | 第35-39页 |
3.2.1 借款标的质量风险 | 第35页 |
3.2.2 流动性风险 | 第35-37页 |
3.2.3 资本风险 | 第37页 |
3.2.4 盈利风险 | 第37-39页 |
第四章 P2P网贷平台财务风险评价 | 第39-52页 |
4.1 P2P网贷平台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设计 | 第39-42页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9页 |
4.1.2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第39-42页 |
4.2 P2P网贷平台财务风险综合值度量 | 第42-52页 |
4.2.1 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 | 第42页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财务风险综合值计算步骤 | 第42-43页 |
4.2.3 财务风险综合值计算的具体过程 | 第43-52页 |
第五章 P2P网贷平台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52-58页 |
5.1 P2P网贷平台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第52-55页 |
5.1.1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选择 | 第52页 |
5.1.2 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5.1.3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第53-55页 |
5.2 P2P网贷平台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实证检验 | 第55-58页 |
5.2.1 解释变量的共线性检验 | 第55-56页 |
5.2.2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6.2.1 对P2P网贷平台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58-59页 |
6.2.2 对P2P网贷平台管理层的建议 | 第59-60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1 2017年P2P网贷监管政策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