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4-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美国联邦民事起诉标准的变迁 | 第21-32页 |
第一节 美国联邦民事起诉标准的定义 | 第21页 |
第二节 美国联邦民事起诉标准的历史发展 | 第21-32页 |
一、阶段一:普通法起诉标准 | 第21-23页 |
二、阶段二:法典起诉标准 | 第23-24页 |
三、阶段三:通知起诉标准 | 第24-27页 |
四、阶段四:合理起诉标准 | 第27-32页 |
第二章“合理起诉”标准对联邦民事起诉状的影响 | 第32-46页 |
第一节“合理起诉”标准对美国法学实务界的影响 | 第32-40页 |
一、根据“通知起诉”标准的联邦民事起诉状 | 第32-34页 |
二、根据“合理起诉”标准的联邦民事起诉状 | 第34-40页 |
第二节“合理起诉”标准对美国法学理论界的影响 | 第40-46页 |
一、赞成者的观点 | 第41-42页 |
二、反对者的观点 | 第42-44页 |
三、笔者的观点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美国联邦民事起诉标准对我国民事起诉标准的启示 | 第46-50页 |
第一节 我国的民事起诉条件 | 第46页 |
第二节 我国的民事起诉条件的不足 | 第46-48页 |
一、没有定义“具体”一词 | 第46-47页 |
二、提供“证据”标准不清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8-50页 |
一、有关事实陈述的启示 | 第48-49页 |
二、有关起诉证据规定的启示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