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HEVC视频编码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9-11页 |
| 第二章 HEVC视频编码标准 | 第11-21页 |
| 2.1 HEVC编码框架和单元结构 | 第11-14页 |
| 2.1.1 HEVC编码框架 | 第11-12页 |
| 2.1.2 HEVC编码单元结构 | 第12-14页 |
| 2.2 帧内与帧间预测 | 第14-16页 |
| 2.2.1 帧内预测 | 第14-15页 |
| 2.2.2 帧间预测 | 第15-16页 |
| 2.3 变换与量化 | 第16-17页 |
| 2.4 熵编码与环路滤波 | 第17-18页 |
| 2.5 码率控制算法简介 | 第18-20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量化编码 | 第21-35页 |
| 3.1 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3.2 基于边缘检测的纹理区域检测 | 第22-26页 |
| 3.2.1 边缘检测的一些经典算子 | 第23-24页 |
| 3.2.2 利用边缘检测实现纹理区域的检测 | 第24-26页 |
| 3.3 利用灰度差实现运动区域的检测 | 第26-28页 |
| 3.4 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量化编码 | 第28-29页 |
| 3.5 视频质量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码率控制 | 第35-51页 |
| 4.1 基于运动矢量的运动区域检测 | 第35-40页 |
| 4.1.1 运动区域的一些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 4.1.2 运动估计和运动矢量技术 | 第36-38页 |
| 4.1.3 利用运动矢量进行运动区域的检测 | 第38-40页 |
| 4.2 码率控制 | 第40-42页 |
| 4.2.1 码率控制的比特分配 | 第40-41页 |
| 4.2.2 码率控制的算法流程 | 第41-42页 |
| 4.3 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码率控制 | 第42-46页 |
| 4.3.1 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码率控制框架 | 第42-43页 |
| 4.3.2 基于运动与纹理区域检测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43-46页 |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5.1 主要工作与总结 | 第51-52页 |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