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频率同步特征与SVM/HMM混合模型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脑-机接口的概念与结构第9-11页
        1.1.1 脑-机接口的基本概念第9-10页
        1.1.2 脑-机接口的结构第10-11页
    1.2 脑-机接口的发展背景第11-12页
    1.3 脑-机接口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4 脑-机接口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3-16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6-19页
2 脑电信号基础及采集第19-29页
    2.1 脑电信号基础第19-23页
        2.1.1 脑电信号的产生第19-21页
        2.1.2 脑电信号的特点第21-22页
        2.1.3 脑电信号的分类第22-23页
    2.2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的脑电信号基础第23-24页
    2.3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采集第24-28页
        2.3.1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3.2 左右手运动想象实验设计第25-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频率同步特征研究第29-39页
    3.1 相位同步方法第29-30页
        3.1.1 相位同步的概念第29页
        3.1.2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相位同步特征第29-30页
    3.2 频率同步方法第30-38页
        3.2.1 频率同步的概念第30-31页
        3.2.2 基于HHT的频率同步特征第31-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基于SVM/HMM混合模型的模式识别研究第39-53页
    4.1 SVM的基本原理第39-43页
        4.1.1 最优分类超平面第39-42页
        4.1.2 广义最优分类超平面第42页
        4.1.3 非线性SVM第42-43页
        4.1.4 SVM的性能第43页
    4.2 HMM的基本原理第43-49页
        4.2.1 HMM的基本概念第43-44页
        4.2.2 HMM的定义第44-45页
        4.2.3 HMM的基本算法第45-49页
    4.3 SVM/ HMM混合模型第49-51页
        4.3.1 SVM/HMM的基本原理第49-50页
        4.3.2 基于SVM/HMM的模式识别过程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频率同步特征与SVM/HMM混合模型的应用第53-71页
    5.1 基于HHT的频率同步特征的应用第53-62页
        5.1.1 相位同步特征与频率同步特征的比较第53-58页
        5.1.2 实验结果分析第58-62页
    5.2 基于SVM/HMM混合模型的分类方法的应用第62-70页
        5.2.1 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第62-65页
        5.2.2 SVM/HMM混合模型的模式识别第65-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全文总结第71页
    6.2 研究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1页
    B. 参加项目情况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DCT增强扫描“肿块内异形血管征”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下一篇:环磷酰胺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左归丸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