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3页 |
1.1 大绿臭蛙概述 | 第11-15页 |
1.1.1 大绿臭蛙分类地位 | 第11-12页 |
1.1.2 大绿臭蛙复合体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 微卫星DNA概述 | 第15-20页 |
1.2.1 微卫星DNA | 第15-17页 |
1.2.2 微卫星位点筛选方法 | 第17页 |
1.2.3 微卫星在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 系统地理学概述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大绿臭蛙微卫星位点筛选和特征分析 | 第23-27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1.1 微卫星DNA引物设计 | 第23页 |
2.1.2 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3-24页 |
2.1.3 基因分型 | 第24页 |
2.1.4 跨种检测 | 第24页 |
2.1.5 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2 结果 | 第24-25页 |
2.3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大绿臭蛙复合体系统地理学研究 | 第27-51页 |
3.1 研究材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27-29页 |
3.1.1 样本采集 | 第27-29页 |
3.1.2 标本处理 | 第2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3.2.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9-30页 |
3.2.2 微卫星引物选择 | 第30-31页 |
3.2.3 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1页 |
3.2.4 基因分型 | 第31页 |
3.2.5 微卫星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3.3 结果 | 第32-46页 |
3.3.1 基因组DNA提取与微卫星PCR扩增结果 | 第32-33页 |
3.3.2 种群遗传多样性 | 第33-40页 |
3.3.3 种群遗传分化 | 第40-43页 |
3.3.4 种群Structure聚类分析 | 第43-44页 |
3.3.5 大绿臭蛙复合体NJ树 | 第44-45页 |
3.3.6 种群Bottleneck检测 | 第45-46页 |
3.4 讨论 | 第46-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