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拉曼光谱 | 第13-16页 |
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16-23页 |
1.2.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研究历史 | 第16页 |
1.2.2 SERS的增强机制 | 第16-18页 |
1.2.3 SERS的特点 | 第18-19页 |
1.2.4 SERS的应用 | 第19-20页 |
1.2.5 SERS基底的种类 | 第20-23页 |
1.3 贵金属纳米材料 | 第23-24页 |
1.3.1 贵金属纳米材料 | 第23页 |
1.3.2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三维有序排列塔状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的制备 | 第26-36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 | 第27-29页 |
2.2.1 实验用试剂、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2 非密排锥状Si柱子阵列模板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3 三维有序排列塔状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制备 | 第29页 |
2.2.4 测试与表征 | 第29页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9-35页 |
2.3.1 非密排硅柱子模板制备的SEM图 | 第29-31页 |
2.3.2 不同沉积参数所得Ag纳米片阵列SEM图 | 第31-33页 |
2.3.3 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的XRD分析 | 第33-35页 |
2.3.4 Ag纳米片的生长机理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三维有序排列塔状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的SERS性能检测 | 第36-47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 | 第36页 |
3.2.1 试剂仪器 | 第36页 |
3.2.2 实验 | 第36页 |
3.3 三维有序排列塔状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的SERS性能检测分析 | 第36-45页 |
3.3.1 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对R6G的SERS性能 | 第36-38页 |
3.3.2 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SERS增强机理分析 | 第38页 |
3.3.3 增强因子的计算 | 第38-39页 |
3.3.4 与其他SERS基底SERS性能的对比 | 第39-40页 |
3.3.5 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SERS性能的重现性 | 第40-43页 |
3.3.6 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SERS基底的重用性 | 第43-44页 |
3.3.7 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的SERS活性稳定性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三维有序排列塔状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检测痕量硫酸链霉素 | 第47-52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 | 第47-48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4.2.2 实验 | 第48页 |
4.3 三维有序排列塔状Ag纳米片微/纳米阵列对硫酸链霉素的痕量检测 | 第48-50页 |
4.3.1 硫酸链霉素SERS检测激发光源的选择 | 第48页 |
4.3.2 拉曼光谱图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图的对比 | 第48-49页 |
4.3.3 对不同浓度硫酸硫酸链霉素的痕量检测 | 第49-50页 |
4.4 结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课题展望 | 第52-5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2页 |
5.2 本课题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