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移动设备的内指横纹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生物特征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1-13页
    1.3 内指横纹及类似生物特征的相关技术第13-18页
        1.3.1 基于掌纹的生物特征研究第13-15页
        1.3.2 基于外指横纹的生物特征研究第15-16页
        1.3.3 基于内指横纹的生物特征研究第16-18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结构第18-20页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1.4.2 本文的章节结构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内指横纹样本感兴趣区域提取第21-28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皮肤区域提取第21-25页
        2.2.1 均值漂移聚类第21-23页
        2.2.2 高斯混合模型第23-24页
        2.2.3 皮肤模型第24-25页
    2.3 基于几何特性的手指定位第25-26页
    2.4 基于雷顿投影的内指横纹感兴趣区域定位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具有光照鲁棒性的内指横纹生物特征提取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当前流行的脊状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对比第28-32页
        3.2.1 局部二值模式编码第29页
        3.2.2 Gabor滤波器和竞争编码第29-31页
        3.2.3 相位一致性特征第31-32页
    3.3 基于标准化分割和谱图理论的特征提取第32-36页
        3.3.1 标准化分割第32-34页
        3.3.2 图谱分析第34-36页
    3.4 基于经验模型的优化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具有形变容忍性的内指横纹生物特征相似度衡量第38-43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特征微调第38-39页
    4.3 上下文结构特征描述第39-40页
    4.4 特征匹配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实验第43-57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内指横纹样本数据库和评测方法第43-45页
    5.3 与现有的几种方法比较第45-50页
        5.3.1 在数据库DB-1 上的实验第46-47页
        5.3.2 在数据库DB-2 上的实验第47-49页
        5.3.3 性能分析第49-50页
    5.4 阈值选取第50-52页
    5.5 鲁棒性检验第52-56页
        5.5.1 环境光照变化鲁棒性检验第52-54页
        5.5.2 姿态与视点变化鲁棒性检验第54-56页
    5.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总结与展望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件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概念格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图像型火焰特征优化分类与探测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SH框架的信号机日方案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