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缩略语索引 | 第9-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4页 |
1.1 Latexin的结构与功能 | 第14-16页 |
1.1.1 Latexin的蛋白结构及其基因染色体定位 | 第14-15页 |
1.1.2 Latexin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 第15页 |
1.1.3 Latexin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因子 | 第15-16页 |
1.1.4 Latexin参与炎症反应 | 第16页 |
1.2 NF-kB信号通路 | 第16-19页 |
1.2.1 NF-kB的组成 | 第16页 |
1.2.2 NF-kB的功能 | 第16-17页 |
1.2.3 NF-kB的活化机制 | 第17-18页 |
1.2.4 泛素化在NF-kB通路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基本构架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二章 Latexin在哺乳动物组织及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规律 | 第24-37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25页 |
2.2.2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组织蛋白 | 第25-28页 |
2.2.3 细胞免疫荧光 | 第28页 |
2.2.4 免疫组织化学 | 第28-29页 |
2.3 结果 | 第29-35页 |
2.3.1 LXN在哺乳动物中的表达模式 | 第29-31页 |
2.3.2 LXN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 | 第31-32页 |
2.3.3 LXN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32-34页 |
2.3.4 LXN在细胞中的分布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页 |
2.5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三章 Latexin蛋白质复合物的鉴定及基本功能验证 | 第37-57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37页 |
3.2.2 PEI转染 | 第37-38页 |
3.2.3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 | 第38页 |
3.2.4 考马斯亮蓝染色实验 | 第38-39页 |
3.2.5 蛋白银染 | 第39页 |
3.2.6 质谱鉴定 | 第39-40页 |
3.2.7 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第40页 |
3.2.8 Westernblot、细胞免疫荧光同第二章 | 第40页 |
3.3 结果 | 第40-47页 |
3.3.1 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筛选与Latexin相互作用的蛋白 | 第40页 |
3.3.2 鉴定蛋白质的GO功能分析 | 第40-43页 |
3.3.3 Latexin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验证 | 第43-45页 |
3.3.4 过表达Latexin抑制NF-kB-Luc活性 | 第45-47页 |
3.4 讨论 | 第47-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附表1 部分鉴定蛋白列表 | 第50-52页 |
附图1 部分鉴定蛋白质的二级质谱图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Latexin抗炎机制研究 | 第57-83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7-58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57-5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8-64页 |
4.2.1 细胞培养 | 第58页 |
4.2.2 细胞总RNA提取 | 第58页 |
4.2.3 逆转录反应 | 第58-59页 |
4.2.4 qRT-PCR检测 | 第59-60页 |
4.2.5 Lipofectamine?RNAiMAX转染siRNA | 第60-61页 |
4.2.6 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 | 第61页 |
4.2.7 EMSA | 第61-64页 |
4.2.8 半衰期检测 | 第64页 |
4.2.9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分析同第二章 | 第64页 |
4.3 结果 | 第64-76页 |
4.3.1 过表达LXN抑制TNF-α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 | 第64-65页 |
4.3.2 过表达LXN抑制TNF-α诱导的P65核转移 | 第65-67页 |
4.3.3 过表达LXN抑制TNF-α诱导的P65DNAbinding活性 | 第67页 |
4.3.4 LXN调节IkBα蛋白的表达 | 第67-68页 |
4.3.5 LXN调节TNF-α诱导的IkBα降解 | 第68-70页 |
4.3.6 过表达LXN延长IkBα的半衰期 | 第70-71页 |
4.3.7 过表达LXN对IkBα的泛素化的影响 | 第71-73页 |
4.3.8 过表达LXN调节HECTD1蛋白的表达 | 第73-74页 |
4.3.9 维甲酸(RA)诱导LXN表达 | 第74-76页 |
4.4 讨论 | 第76-80页 |
4.4.1 LXN通过抑制p65核转移而抑制TNF-α诱导的炎症反应 | 第76-77页 |
4.4.2 RPS3与IkBα相互作用,并参与TNF-α诱导的IkBα的泛素化降解 | 第77-78页 |
4.4.3 HECTD1是LXN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被LXN调控;HECTD1参与静息状态下IkBα的泛素化 | 第78页 |
4.4.4 TNF-α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表达HECTD | 第78页 |
4.4.5 LXN介导了维甲酸的抗炎症反应 | 第78-80页 |
4.5 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3-8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