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7页 |
1 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1页 |
1.1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13页 |
3 结果 | 第13-17页 |
3.1 冠心病心力衰竭组与正常组资料分析 | 第13-14页 |
3.2 冠心病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资料分析 | 第14-15页 |
3.3 冠心病心力衰竭组ACE2、BNP、LVEF与纽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15页 |
3.4 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正常组资料分析 | 第15-17页 |
讨论 | 第17-23页 |
1.ACE2与冠心病心力衰竭 | 第17-19页 |
1.1 ACE2的分子结构 | 第17页 |
1.2 ACE2的分布 | 第17页 |
1.3 ACE2的作用 | 第17-19页 |
2.BNP与冠心病心力衰竭 | 第19-20页 |
3.LVEF值与冠心病心力衰竭 | 第20页 |
4. 中医辨证分型与冠心病心力衰竭 | 第20-22页 |
5.结论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综述 | 第26-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发表论文 | 第37-40页 |
详细摘要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