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7-8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7-8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8页 |
1.4 研究的重难点 | 第8-10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8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8-1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20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第10-13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1页 |
2.1.2 可持续发展内涵研究 | 第11页 |
2.1.3 可持续性配置原则 | 第11-12页 |
2.1.4 生态效率理论 | 第12-13页 |
2.2 工业可持续发展基本观点 | 第13-16页 |
2.2.1 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 第13-15页 |
2.2.2 产权与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5-16页 |
2.3 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 | 第16-18页 |
2.3.1 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6-17页 |
2.3.2 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2.4 DEA模型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4.1 DEA模型理论研究探索 | 第18页 |
2.4.2 DEA方法实践应用探索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山东省工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3.1 生态现状挑战 | 第20-21页 |
3.1.1 能源短缺,储存量难以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 | 第20页 |
3.1.2 自然资源匮乏,资源有效供给难以为继 | 第20-21页 |
3.1.3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 | 第21页 |
3.2 山东省工业结构现状 | 第21-24页 |
3.2.1 工业生产总值逐年上升,重工业比例占主导地位 | 第21-22页 |
3.2.2 传统工业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进程,阻碍生产要素可持续性配置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工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性评价 | 第24-42页 |
4.1 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工具介绍 | 第24-27页 |
4.1.1 数据包络分析 | 第24-26页 |
4.1.2 聚类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27-42页 |
4.2.1 生态效率的测算 | 第27-32页 |
4.2.2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 第32-36页 |
4.2.3 基于C-D型DEA模型工业全生产要素的有效性 | 第36-39页 |
4.2.4 结论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42-44页 |
5.1 产业结构升级,从生产领域根除工业不可持续的流程与环节 | 第42页 |
5.2 合理的需求结构引导区域工业可持续性 | 第42页 |
5.3 激励制度应在公共服务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 第42-43页 |
5.4 坚持环境可持续性,内部优化与外部调整互补 | 第43页 |
5.5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绿色经济公共意识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