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调控电磁波极化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超介质概述 | 第13-16页 |
1.3 极化调控超表面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介绍 | 第23-25页 |
2 极化调控的基本理论 | 第25-37页 |
2.1 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场 | 第25-27页 |
2.2 电磁波的极化形式 | 第27-30页 |
2.2.1 线极化波 | 第27页 |
2.2.2 圆极化波 | 第27-29页 |
2.2.3 椭圆极化波 | 第29-30页 |
2.3 传输矩阵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2.3.1 琼斯矢量与琼斯矩阵 | 第30-31页 |
2.3.2 斯托克斯矢量与穆勒矩阵 | 第31-32页 |
2.3.3 庞加莱球 | 第32-33页 |
2.3.4 透射波中的琼斯矩阵与穆勒矩阵 | 第33-34页 |
2.4 仿真设计与微波实验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反射型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37-56页 |
3.1 前言 | 第37页 |
3.2 “一”字型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37-47页 |
3.2.1 结构设计、仿真与实验 | 第37-39页 |
3.2.2 线极化波的极化调控特性分析 | 第39-43页 |
3.2.3 圆极化波的调控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3.3 组合型双频带可控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47-55页 |
3.3.1 结构设计、仿真与实验 | 第47页 |
3.3.2 线极化波极化调控分析 | 第47-49页 |
3.3.3 圆极化波极化调控分析 | 第49-50页 |
3.3.4 极化调控机理分析 | 第50-53页 |
3.3.5 结构参数对极化调控特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透射型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56-73页 |
4.1 前言 | 第56-57页 |
4.2 开缝环双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57-64页 |
4.2.1 结构设计、仿真与实验 | 第57-59页 |
4.2.2 水平极化波极化调控分析 | 第59-61页 |
4.2.3 垂直极化波极化调控分析 | 第61-63页 |
4.2.4 斜入射特性分析 | 第63-64页 |
4.3 宽带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64-71页 |
4.3.1 结构设计、仿真与实验 | 第64-65页 |
4.3.2 传输特性理论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4.3.3 传输特性分析 | 第66-68页 |
4.3.4 极化偏转角和椭偏度 | 第68-69页 |
4.3.5 极化调控机理分析与讨论 | 第69-70页 |
4.3.6 结构参数对极化调控特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可见光的偏振控制与相位梯度超材料设计 | 第73-86页 |
5.1 前言 | 第73页 |
5.2 光波段极化调控超材料设计 | 第73-76页 |
5.2.1 模型设计与仿真 | 第73-74页 |
5.2.2 样品加工与实验 | 第74-75页 |
5.2.3 反射特性分析 | 第75-76页 |
5.3 相位梯度超材料仿真设计 | 第76-85页 |
5.3.1 梯度超材料理论分析 | 第76-78页 |
5.3.2 结构设计与仿真 | 第78-79页 |
5.3.3 奇异反射特性分析 | 第79-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6-8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