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回顾 | 第13-16页 |
1.2.2 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1.2.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文献回顾 | 第17-18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2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概述 | 第22-30页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计划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 | 第22页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2 员工持股计划的一般模式 | 第23-27页 |
2.2.1 自然人股东直接持股 | 第23页 |
2.2.2 员工持股会持股 | 第23-25页 |
2.2.3 有限责任公司持股 | 第25-26页 |
2.2.4 委托信托公司持股 | 第26页 |
2.2.5 有限合伙企业持股 | 第26-27页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 | 第27-28页 |
2.3.1 促进员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 第27页 |
2.3.2 员工持股计划是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 | 第27-28页 |
2.3.3 不同主体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和制衡的机制 | 第28页 |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基础理论 | 第28-30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29页 |
2.4.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29页 |
2.4.3 激励理论 | 第29-30页 |
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联想控股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及实施 | 第30-38页 |
3.1 联想控股概况 | 第30-31页 |
3.1.1 联想控股背景介绍 | 第30页 |
3.1.2 联想控股发展战略 | 第30-31页 |
3.2 联想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分析 | 第31-33页 |
3.2.1 实行员工持股满足高科技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需求 | 第31页 |
3.2.2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员工持股响应国家政策 | 第31-32页 |
3.2.3 员工以有限合伙企业持股优势明显可行性高 | 第32-33页 |
3.3 联想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历程 | 第33-38页 |
3.3.1 员工获取分红权 | 第33页 |
3.3.2 分红权转股权 | 第33-34页 |
3.3.3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安排 | 第34-35页 |
3.3.4 新设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 | 第35-38页 |
4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联想控股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分析 | 第38-47页 |
4.1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联想控股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分析 | 第38-40页 |
4.1.1 助力联想集团的上市 | 第38页 |
4.1.2 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 第38-39页 |
4.1.3 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39页 |
4.1.4 实现联想的多元化战略 | 第39-40页 |
4.2 新设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联想控股的员工持股平台的效果分析 | 第40-47页 |
4.2.1 人力资本价值与公司利益结合降低了代理成本 | 第40页 |
4.2.2 从政策上突破联想控股上市的阻碍 | 第40-41页 |
4.2.3 以较少的资金为高层获得较高的话语权 | 第41-44页 |
4.2.4 间接持股给企业股东带来的税收优惠 | 第44-45页 |
4.2.5 吸引并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并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 第45-47页 |
5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47-51页 |
5.1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5.1.1 引入泛海参与员工持股改善经营现状促进多元化战略 | 第47页 |
5.1.2 新设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主要是进行集中激励 | 第47-48页 |
5.1.3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员工持股或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 第48页 |
5.1.4 新设有限合伙企业员工持股可能面临认股资金来源的问题 | 第48-49页 |
5.2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启示 | 第49-51页 |
5.2.1 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员工持股应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 第49页 |
5.2.2 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需避免权力高度集中 | 第49-50页 |
5.2.3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可适度引进技术入股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