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碳配额初始分配与跨期碳市场效率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问题第14-15页
    1.3 创新点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第16-19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9-25页
    2.1 配额初始分配研究第19-20页
    2.2 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性研究第20-23页
    2.3 总结与评述第23-25页
第3章 全球碳市场发展与运行分析第25-38页
    3.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25-31页
    3.2 中国碳市场发展第31-35页
    3.3 其他碳市场发展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基于总量控制下中国省际碳配额初始分配研究第38-54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方法第39-43页
    4.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43-4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4-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排放源碳配额初始分配研究第54-73页
    5.1 引言第54-55页
    5.2 方法第55-61页
    5.3 数据与情景设置第61-63页
    5.4 结果和讨论第63-69页
    5.5 敏感性分析第69-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拍卖市场势力与碳配额初始分配效率第73-87页
    6.1 引言第73-74页
    6.2 基本模型第74-76页
    6.3 拍卖市场势力第76-79页
    6.4 产品市场分析第79-81页
    6.5 拍卖和混合分配比较第81-85页
    6.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7章 配额初始分配对跨期碳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第87-102页
    7.1 引言第87-88页
    7.2 基本模型第88-90页
    7.3 初始分配对跨期碳市场效率影响第90-97页
    7.4 模拟分析第97-100页
    7.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8章 初始分配、市场势力与跨期碳市场效率第102-113页
    8.1 引言第102-103页
    8.2 基本模型第103-105页
    8.3 跨期碳市场有效性条件第105-108页
    8.4 社会福利分析第108-112页
    8.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9章 总配额调整和跨期碳市场排放路径控制第113-128页
    9.1 引言第113-115页
    9.2 基本模型第115-117页
    9.3 技术进步与总配额调整第117-120页
    9.4 分离均衡路径与社会最优路径比较第120-124页
    9.5 数量-价格混合控排政策第124-126页
    9.6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第128-133页
    10.1 总结第128-131页
    10.2 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2页
附录第142-153页
    附录A第142-146页
    附录B第146-149页
    附录C第149-151页
    附录D第151-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位导向性政策、集聚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发展--基于中国开发区体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实体企业产融结合: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基于产权性质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