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聚氨酯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三维打印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 第11-15页 |
1.1.1 三维打印简介 | 第11页 |
1.1.2 适于打印的生物材料 | 第11-13页 |
1.1.3 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在三维打印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 聚氨酯的结构特性 | 第15-18页 |
1.2.1 聚氨酯的软段化学结构 | 第16-17页 |
1.2.2 聚氨酯的硬段化学结构 | 第17-18页 |
1.2.3 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结构 | 第18页 |
1.3 聚氨酯机械性能 | 第18-21页 |
1.3.1 软段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1.3.2 硬段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19页 |
1.3.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4 聚氨酯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案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聚氨酯预聚物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3-36页 |
2.1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因素分析和确定评价指标 | 第23页 |
2.1.2 因素水平的确定 | 第23-24页 |
2.1.3 正交实验表头选择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2 预聚物合成 | 第25页 |
2.3 材料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5页 |
2.3.2 化学滴定分析 | 第25-26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5页 |
2.4.1 红外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2.4.2 滴定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2.4.3 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第36-4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1.2 聚氨酯合成 | 第36-38页 |
3.2 测试与表征 | 第38-39页 |
3.2.1 红外光谱 | 第38页 |
3.2.2 分子量测定 | 第38页 |
3.2.3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8页 |
3.2.4 示差扫描分析热性质(DSC) | 第38页 |
3.2.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第38-39页 |
3.2.6 血液相容性测试 | 第39页 |
3.2.7 细胞毒性实验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3.3.1 红外光谱 | 第39-40页 |
3.3.2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 | 第40页 |
3.3.3 聚氨酯力学性能 | 第40-42页 |
3.3.4 DSC分析 | 第42-43页 |
3.3.5 AFM测试 | 第43页 |
3.3.6 聚氨酯溶血率测试 | 第43-44页 |
3.3.7 细胞毒性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聚氨酯三维打印性能研究 | 第46-63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8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4.1.2 聚氨酯与PEG共混 | 第47页 |
4.1.3 聚氨酯与柠檬酸三丁酯溶液共混 | 第47-48页 |
4.1.4 聚氨酯加工性能相关参数计算 | 第48页 |
4.2 测试与表征 | 第48-49页 |
4.2.1 流变测试 | 第48页 |
4.2.2 动态力学测试 | 第48页 |
4.2.3 示差扫描分析热性质(DSC) | 第48-4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9-55页 |
4.3.1 共混对聚氨酯加工的影响 | 第49页 |
4.3.2 聚氨酯组分流变分析 | 第49-52页 |
4.3.3 动态力学分析 | 第52-54页 |
4.3.4 示差扫描分析 | 第54-55页 |
4.4 三维支架的制备及内部结构优化 | 第55-61页 |
4.4.1 实验方案 | 第55页 |
4.4.2 聚氨酯打印条件 | 第55-56页 |
4.4.3 聚氨酯支架的设计 | 第56-57页 |
4.4.4 聚氨酯支架内部结构的优化 | 第57页 |
4.4.5 支架三维结构显微分析 | 第57页 |
4.4.6 支架电镜扫描分析 | 第57页 |
4.4.7 支架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 第57页 |
4.4.8 支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4.4.9 聚氨酯三维支架打印 | 第58-61页 |
4.4.10 聚氨酯三维支架优化设计 | 第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 | 第63-73页 |
5.1 生物反应器设计理论基础 | 第63页 |
5.2 生物反应器的结构设计 | 第63-68页 |
5.2.1 压力产生机构设计 | 第64-65页 |
5.2.2 压力传递机构 | 第65-66页 |
5.2.3 弹性回复机构 | 第66-67页 |
5.2.4 多孔板等模块 | 第67-68页 |
5.3 生物反应器力学模型 | 第68-71页 |
5.3.1 生物反应器参数标定 | 第69-71页 |
5.4 基于生物反应器的支架力学加载 | 第71-72页 |
5.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71页 |
5.4.2 实验方法 | 第71页 |
5.4.3 测试与表征 | 第71页 |
5.4.4 结果与讨论 | 第71-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