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绿肥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绿肥对稻田土壤的改良作用 | 第11-12页 |
1.2.2 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促进作用 | 第12页 |
1.2.3 绿肥对缓解水稻重金属的作用 | 第12-13页 |
1.2.4 绿肥对有机污染物残留消减的作用 | 第13-14页 |
1.2.5 绿肥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 第14-15页 |
1.2.6 绿肥对水稻增产的作用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农业转型概述 | 第19-22页 |
2.1 农业转型的定义 | 第19页 |
2.2 农业转型的意义 | 第19-20页 |
2.3 我国农业转型的现状 | 第20-22页 |
2.3.1 农业经营产业化 | 第20页 |
2.3.2 农业生产机械化 | 第20页 |
2.3.3 农村产业多元化 | 第20-22页 |
3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27页 |
3.1 我国稻田区域分布现状 | 第22-23页 |
3.2 我国水稻的重要地位 | 第23-25页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4 绿肥的发展概述 | 第27-31页 |
4.1 绿肥的概念 | 第27页 |
4.2 绿肥发展历史 | 第27-28页 |
4.3 绿肥种类 | 第28-29页 |
4.4 绿肥在稻田中的种植模式 | 第29-31页 |
5 绿肥对盆栽晚稻的生长及产量影响 | 第31-4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43-44页 |
6 我国绿肥的转型及主要应用成效 | 第44-49页 |
6.1 绿肥应用功能的转型 | 第44-45页 |
6.1.1 绿肥综合种养结合 | 第44-45页 |
6.1.2 绿肥观光旅游 | 第45页 |
6.2 我国部分地区绿肥主要应用成效 | 第45-49页 |
6.2.1 浙江庆元县绿肥主要应用成效 | 第45-46页 |
6.2.2 广西灵川县绿肥主要应用成效 | 第46-47页 |
6.2.3 湖南安仁县绿肥主要应用成效 | 第47-49页 |
7 农业转型视角下绿肥在稻田中应用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 第49-56页 |
7.1 绿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7.1.1 农民认识不足 | 第49页 |
7.1.2 缺少优质种子资源 | 第49-50页 |
7.1.3 生产技术过于落后 | 第50页 |
7.2 我国发展绿肥的对策 | 第50-56页 |
7.2.1 政府政策与财政上支持 | 第50-51页 |
7.2.2 提高农民对绿肥的认识 | 第51-52页 |
7.2.3 科研单位做好示范,培育优质种子 | 第52页 |
7.2.4 加强与农业科技相结合 | 第52-54页 |
7.2.5 加快绿肥科研成果转化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