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1.2.1 河口岛屿 | 第15-16页 |
1.2.2 生态脆弱性 | 第16-21页 |
1.2.3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 | 第21-23页 |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论文研究重点 | 第23-24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 | 第26-38页 |
2.1 河口岛屿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 第26-28页 |
2.1.1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的特征 | 第26页 |
2.1.2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的具体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2.2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 | 第28-33页 |
2.2.1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8-29页 |
2.2.2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压力指标选取 | 第29-30页 |
2.2.3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状态指标选取 | 第30-32页 |
2.2.4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响应指标选取 | 第32-33页 |
2.3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3-36页 |
2.4 河口岛屿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预处理 | 第38-51页 |
3.1 崇明岛概况 | 第38-41页 |
3.2 数据与预处理 | 第41-51页 |
3.2.1 数据与预处理 | 第41-43页 |
3.2.2 各压力指标计算方法 | 第43-47页 |
3.2.3 各状态指标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3.2.4 各响应指标计算方法 | 第49页 |
3.2.5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 | 第49页 |
3.2.6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与讨论 | 第51-77页 |
4.1 崇明岛生态系统压力指标 | 第51-56页 |
4.1.1 崇明岛各压力指标特征 | 第51-54页 |
4.1.2 崇明岛生态系统压力各指标权重 | 第54-55页 |
4.1.3 崇明岛生态系统压力空间分布 | 第55-56页 |
4.2 崇明岛生态系统状态指标 | 第56-65页 |
4.2.1 崇明岛各状态指标特征 | 第56-64页 |
4.2.2 崇明岛生态系统状态各指标权重 | 第64页 |
4.2.3 崇明岛生态系统状态空间分布 | 第64-65页 |
4.3 崇明岛生态系统响应指标 | 第65-67页 |
4.3.1 崇明岛各响应指标特征 | 第65-66页 |
4.3.2 崇明岛生态系统响应各指标权重 | 第66页 |
4.3.3 崇明岛生态系统响应空间分布 | 第66-67页 |
4.4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67-74页 |
4.4.1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7-68页 |
4.4.2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68-69页 |
4.4.3 崇明岛生态脆弱性相关建议 | 第69-74页 |
4.5 讨论 | 第74-77页 |
4.5.1 崇明岛生态系统指标选择 | 第74-75页 |
4.5.2 崇明岛生态系统生态脆弱性 | 第75-76页 |
4.5.3 生态脆弱性驱动力分析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7-79页 |
5.2 主要的创新点 | 第79页 |
5.3 不足和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