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老芒麦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1.1 老芒麦种质资源分布、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1.1.2 老芒麦种质资源的生态和营养价值 | 第10-11页 |
1.2 种子老化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种子人工老化方法 | 第12页 |
1.2.2 种子老化机理 | 第12-14页 |
1.3 cDNA-AFLP技术及其在植物基因表达差异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3.1 cDNA-AFLP作用原理 | 第14页 |
1.3.2 cDNA-AFLP技术特点 | 第14-15页 |
1.3.3 cDNA-AFLP在植物基因表达差异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材料 | 第17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17页 |
2.1.3 接头及引物序列 | 第17-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9页 |
2.2.1 农牧老芒麦老化梯度的确定 | 第18页 |
2.2.2 老化农牧老芒麦活力指标的测定 | 第18页 |
2.2.3 老化农牧老芒麦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18-21页 |
2.2.4 总RNA提取 | 第21-22页 |
2.2.5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22-24页 |
2.2.6 cDNA-AFLP差异表达 | 第24-27页 |
2.2.7 差异片段回收 | 第27页 |
2.2.8 二次扩增 | 第27-28页 |
2.2.9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8页 |
2.2.10 测序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3.1 人工老化处理对农牧老芒麦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人工老化处理对农牧老芒麦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1 人工老化处理对农牧老芒麦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 人工老化处理农牧老芒麦种子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2.3 人工老化处理对农牧老芒麦种子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人工老化处理农牧老芒麦种子生理生化指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3.4 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3.5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33-34页 |
3.6 cDNA-AFLP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34-36页 |
3.6.1 预扩增结果 | 第34-35页 |
3.6.2 选择性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35-36页 |
3.7 差异片段二次扩增 | 第36页 |
3.8 PCR产物纯化 | 第36-37页 |
3.9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37-43页 |
3.9.1 测序结果 | 第37-40页 |
3.9.2 blast比对分析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4.1 老化农牧老芒麦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响应 | 第43-44页 |
4.2 cDNA-AFLP分离老化相关基因的可行性 | 第44页 |
4.3 差异片段的生物学意义 | 第44-47页 |
4.3.1 生长发育基因与植物老化的关系 | 第44-45页 |
4.3.2 能量代谢基因与植物老化的关系 | 第45页 |
4.3.3 防御基因与植物老化的关系 | 第45-46页 |
4.3.4 修复机制与植物老化的关系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