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概述 | 第8-16页 |
(一) 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参与主体 | 第8-9页 |
(二) 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结构 | 第9-10页 |
(三) 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结果 | 第10-16页 |
二、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风险分析 | 第16-22页 |
(一) 现时债权风险 | 第16-17页 |
(二) 未来债权风险 | 第17页 |
(三) 不良资产风险 | 第17-18页 |
(四) 主体道德风险 | 第18-19页 |
(五) 法律风险 | 第19-20页 |
(六) 其他风险 | 第20-22页 |
三、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法律防范的一般理论 | 第22-39页 |
(一) 对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进行法律防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2-30页 |
(二) 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三) 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防范的法律价值 | 第32-36页 |
(四) 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防范的法律原则 | 第36-39页 |
四、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法律防范的制度设计 | 第39-53页 |
(一) 确立可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条件 | 第39-42页 |
(二) 建立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2-47页 |
(三) 建立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资信评估制度 | 第47-50页 |
(四) 债权转让制度的完善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64-67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