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保证期间的性质与确定的意义 | 第9-13页 |
(一)保证期间的性质 | 第9-12页 |
1、关于保证期间的各类学说及局限 | 第9-11页 |
2、责任免除期间说或特殊的权利行使期间说的合理性 | 第11-12页 |
(二)保证期间确定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具体保证期间的确定规则 | 第13-18页 |
(一)约定保证期间确定的一般规则 | 第13-16页 |
1、约定是否必须为书面 | 第13页 |
2、约定是否必须为明确具体的期限 | 第13页 |
3、约定保证期间可否低于六个月 | 第13-14页 |
4、约定保证期间可否高于三年 | 第14-16页 |
(二)法定保证期间确定的一般规则 | 第16-18页 |
三、保证期间的起算规则 | 第18-24页 |
(一)保证期间起算的一般规则 | 第18-20页 |
1、保证期间起算的一般原则 | 第18页 |
2、当约定保证期间起点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但终点晚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日时 | 第18-20页 |
3、当约定的保证期间起点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时 | 第20页 |
4、当约定的保证期间起点晚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时 | 第20页 |
(二)主债务履行期限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的起算规则 | 第20-22页 |
1、一般保证责任情况下保证期间起算规则 | 第21页 |
2、连带保证责任情况下保证期间的起算规则 | 第21-22页 |
(三)最高额保证中保证期间的起算规则 | 第22-24页 |
四、保证期间确定与诉讼时效 | 第24-27页 |
(一)保证期间确定与保证责任诉讼时效 | 第24-25页 |
(二)保证期间确定与主合同诉讼时效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