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1.3.1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0页 |
1.3.2 主要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3 总结 | 第14-15页 |
2 潜在增长理论与测算方法 | 第15-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1.1 新古典理论对潜在产出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2 凯恩斯理论对潜在产出的界定 | 第16-18页 |
2.1.3 工业潜在产出的界定 | 第18页 |
2.2 潜在产出的测算方法与比较 | 第18-23页 |
2.2.1 统计分解趋势方法 | 第18-20页 |
2.2.2 经济结构关系方法 | 第20-21页 |
2.2.3 混合型估算方法 | 第21-22页 |
2.2.4 三类测算方法比较 | 第22-23页 |
2.3 本文测算方法的选择 | 第23-25页 |
3 贵州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历史趋势与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3.1 贵州省工业产值发展趋势 | 第26-29页 |
3.2 贵州省工业投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3.3 贵州省工业劳动力投入趋势 | 第30-34页 |
3.4 贵州省工业科技发展趋势 | 第34-37页 |
4 贵州省工业潜在增长实证分析 | 第37-55页 |
4.1 贵州工业潜在增长测度模型选择与基本框架 | 第37-39页 |
4.1.1 模型的选择 | 第37-39页 |
4.1.2 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39页 |
4.2 贵州工业潜在增长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9-41页 |
4.2.1 指标选择 | 第39-41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1页 |
4.3 贵州工业潜在产出估算 | 第41-45页 |
4.3.1 参数估计和检验 | 第41-42页 |
4.3.2 工业潜在产出测算结果 | 第42-43页 |
4.3.3 贵州省 2015-2020年工业潜在经济增长测算 | 第43-45页 |
4.4 贵州省工业潜在增长分析 | 第45-55页 |
4.4.1 贵州省工业潜在增长周期分析 | 第45-49页 |
4.4.2 影响贵州省工业经济潜在增长的因素 | 第49-55页 |
5 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55-61页 |
5.1 贵州工业资本投资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5.2 贵州省工业劳动力政策建议 | 第56-57页 |
5.3 贵州省工业经济科技进步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图版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