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石化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3-1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 第17-37页 |
2.1 研究的理论 | 第17-19页 |
2.2 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辨识理论与分级 | 第19-22页 |
2.2.1 危险源理论 | 第19-20页 |
2.2.2 重大危险源的理论与辨识 | 第20-21页 |
2.2.3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 第21-22页 |
2.3 石化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22-26页 |
2.3.1 重大危险源评估方法 | 第22-25页 |
2.3.2 确定权重的方法 | 第25-26页 |
2.4 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 | 第26-35页 |
2.4.1 可拓学理论 | 第27-30页 |
2.4.2 层次分析法 | 第30-32页 |
2.4.3 可拓层次评价法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石化企业重大危险源可拓评估模式的构建 | 第37-53页 |
3.1 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3.2 构建因素 | 第38-41页 |
3.2.1 石化企业生产事故特点 | 第38-40页 |
3.2.2 石化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防范措施分析 | 第40-41页 |
3.3 多级可拓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模型 | 第41-51页 |
3.3.1 多级可拓评估模型 | 第41-43页 |
3.3.2 评估指标经典域的确定 | 第43-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案例研究分析 | 第53-75页 |
4.1 案例介绍 | 第53-62页 |
4.1.1 企业基本情况 | 第53-54页 |
4.1.2 区域平面布置 | 第54-55页 |
4.1.3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性质 | 第55-56页 |
4.1.4 工艺流程 | 第56页 |
4.1.5 消防状况 | 第56-57页 |
4.1.6 主要设备及安全技术、监控设施 | 第57-58页 |
4.1.7 企业安全防范措施 | 第58-60页 |
4.1.8 现场隐患问题 | 第60-62页 |
4.2 重大危险源辨识 | 第62-63页 |
4.3 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应用 | 第63-73页 |
4.3.1 各指标层级确定 | 第63页 |
4.3.2 各指标范围与实际取值 | 第63-66页 |
4.3.3 权重确定 | 第66-69页 |
4.3.4 无量纲化 | 第69-70页 |
4.3.5 关联度计算 | 第70-72页 |
4.3.6 待评事物等级确定 | 第72-73页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