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小家鼠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Toll样受体的演化研究 | 第13-18页 |
1.2.1 TLR的发现与命名 | 第13-15页 |
1.2.2 TLR的结构功能与分类 | 第15-16页 |
1.2.3 TLR的配体 | 第16-17页 |
1.2.4 TLR与免疫 | 第17-18页 |
1.3 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第18-21页 |
1.3.1 分子生态学的产生 | 第19-20页 |
1.3.2 分子标记 | 第20-21页 |
1.4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1.4.1 分子系统学 | 第21页 |
1.4.2 构建分子系统树常用的方法 | 第21-24页 |
1.4.2.1 UPGAM | 第21页 |
1.4.2.2 邻接法 | 第21-22页 |
1.4.2.3 最大简约法 | 第22-23页 |
1.4.2.4 最大似然法 | 第23页 |
1.4.2.5 贝叶斯法 | 第23-24页 |
1.4.3 序列处理 | 第24页 |
1.4.4 系统树的构建 | 第24-26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样品来源及采集 | 第26-28页 |
2.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3 PCR扩增 | 第29-30页 |
2.4 PCR检测 | 第30页 |
2.5 PCR产物测序 | 第30页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0-32页 |
2.6.1 序列特征分析 | 第31页 |
2.6.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第3章 结果分析 | 第32-47页 |
3.1 小家鼠TLR2基因序列分析 | 第32-33页 |
3.2 定义单倍型及分析 | 第33-37页 |
3.3 TLR2基因单倍型变异位点 | 第37-38页 |
3.4 TLR2基因单倍型多样性统计 | 第38-39页 |
3.5 小家鼠TLR2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 | 第39-40页 |
3.6 小家鼠TLR2基因对小家鼠各种群的中性检测 | 第40-41页 |
3.7 小家鼠TLR2基因不同地区之间的遗传距离 | 第41页 |
3.8 小家鼠TLR2基因不同地区之间的核苷酸歧异度 | 第41-44页 |
3.9 小家鼠各地区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 | 第44页 |
3.10 小家鼠TLR2基因种群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第44-45页 |
3.11 小家鼠TLR2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45-4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7-52页 |
4.1 关于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4.2 小家鼠TLR2基因遗传多样性 | 第48页 |
4.3 单倍型多样性 | 第48-49页 |
4.4 中性检验 | 第49-50页 |
4.4.1 Tajima’sD检验 | 第49页 |
4.4.2 FuandLi’sD&F检验 | 第49-50页 |
4.5 遗传分化指数分析 | 第50页 |
4.6 种群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第50-51页 |
4.7 小家鼠TLR2基因系统进化树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6页 |
附录A | 第66页 |
附录B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