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投票系统在SDN网络资源分配场景中的应用以及投票行为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思路第14-16页
    1.3 背景技术介绍第16-18页
        1.3.1 SDN与OpenFlow协议第16-17页
        1.3.2 网络功能虚拟化第17-18页
        1.3.3 投票系统与投票方法第18页
    1.4 相关问题研究第18-19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投票系统与网络路由资源分配冲突第21-41页
    2.1 基于投票系统的算法第21-23页
        2.1.1 算法思想第21-22页
        2.1.2 RangeVoting投票方法第22-23页
    2.2 应用与应用间的冲突第23-25页
        2.2.1 应用的利益第23页
        2.2.2 应用间的利益冲突第23-24页
        2.2.3 应用的路由计算策略第24-25页
    2.3 应用间的投票算法第25-31页
        2.3.1 算法描述第25-27页
        2.3.2 仿真设计与设置第27-28页
        2.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2.4 应用与网络间的冲突第31-33页
        2.4.1 网络的利益第31-32页
        2.4.2 应用与网络的利益冲突第32-33页
        2.4.3 网络的路由计算策略第33页
    2.5 应用与网络间投票算法第33-39页
        2.5.1 算法描述第33-34页
        2.5.2 仿真设计与设置第34-35页
        2.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5-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引入增强机制的投票算法第41-58页
    3.1 增强的思想第41-42页
    3.2 增强机制的引入第42-44页
        3.2.1 应用利益目标的调整第42-43页
        3.2.2 应用的路由策略与增强机制第43-44页
    3.3 在应用间投票过程中引入增强机制第44-47页
        3.3.1 应用路由决策增强机制描述第44-45页
        3.3.2 仿真测试与分析第45-47页
    3.4 在应用与网络间投票过程中引入增强机制第47-52页
        3.4.1 应用与网络间投票算法引入RM1与RM第47-49页
        3.4.2 ISP投票权重与增强机制第49-52页
    3.5 其他路由资源分配场景中投票系统的应用第52-57页
        3.5.1 以最大化带宽为利益的应用第52-53页
        3.5.2 仿真:以带宽为利益的应用间的投票第53-55页
        3.5.3 仿真:以带宽为利益与以延时为利益的应用间的投票第55-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NFV服务链与投票算法第58-73页
    4.1 NFV服务链与决策冲突第58-60页
    4.2 服务链的部署策略第60-64页
        4.2.1 部署NFV服务链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第61-62页
        4.2.2 以最大化虚拟机效用为决策目标的部署策略第62页
        4.2.3 以最短路径为决策目标的部署策略第62-63页
        4.2.4 部署策略JVP第63-64页
    4.3 基于投票的NFV服务链部署算法第64-67页
        4.3.1 投票算法描述第64-66页
        4.3.2 投票者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第66-67页
    4.4 NFV服务链部署投票算法仿真第67-71页
        4.4.1 仿真设计与设置第67页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投票行为的研究第73-95页
    5.1 典型投票方法的介绍第73-77页
        5.1.1 BordaCount第73-74页
        5.1.2 CondorcetMethod第74-75页
        5.1.3 CumulativeVoting第75页
        5.1.4 CopelandMethod第75页
        5.1.5 SchulzeMethod第75-76页
        5.1.6 几种投票方法的对比第76-77页
    5.2 个体投票行为第77-82页
        5.2.1 非理性投票第78-79页
        5.2.2 无利益诉求参与投票第79-80页
        5.2.3 妥协式地策略性投票第80-81页
        5.2.4 压制式地策略性投票第81-82页
    5.3 集体投票行为第82-87页
        5.3.1 一个结盟性质的集体参与投票第83-84页
        5.3.2 一个交易性质的集体参与投票第84-85页
        5.3.3 多个结盟性质的集体参与投票第85-86页
        5.3.4 多个交易性质的集体参与投票第86-87页
        5.3.5 投票行为的影响总结第87页
    5.4 减少投票行为负面影响的机制第87-94页
        5.4.1 评分修正机制第88-91页
        5.4.2 多轮投票机制第91-92页
        5.4.3 基于相似度的权重调整第92-93页
        5.4.4 减少投票行为负面影响机制的总结第93-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8页
    6.1 全文总结第95-96页
    6.2 工作展望第96-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DN控制平面安全防御研究
下一篇:虚拟网络嵌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