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6-23页 |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 民生福祉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3 社会-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2.3.1 可持续发展“强”“弱”两种研究范式 | 第19-20页 |
2.3.2 社会-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第23-2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3.2 资料来源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不同尺度资源环境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29-41页 |
4.1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4页 |
4.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0页 |
4.1.2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0-31页 |
4.1.3 评价体系及具体指标 | 第31-32页 |
4.1.4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第32-34页 |
4.1.5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 | 第34页 |
4.2 全国资源环境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34-36页 |
4.3 区域资源环境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36-39页 |
4.4 省域资源环境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不同尺度民生福祉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41-51页 |
5.1 民生福祉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5页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1-42页 |
5.1.2 评价体系及具体指标 | 第42-43页 |
5.1.3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第43-45页 |
5.1.4 民生福祉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 第45页 |
5.2 全国民生福祉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45-47页 |
5.3 区域民生福祉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47-48页 |
5.4 省域民生福祉的时空格局变化 | 第48-51页 |
第六章 不同尺度资源环境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 | 第51-61页 |
6.1 资源环境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关系模型 | 第51-52页 |
6.2 全国资源环境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52-54页 |
6.3 区域资源环境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54-56页 |
6.4 省域资源环境与民生福祉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56-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