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4页 |
第1章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中外考察 | 第14-25页 |
1.1 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治理的早期化 | 第14-17页 |
1.1.1 1979 年《刑法》颁布之前 | 第14页 |
1.1.2 1979 年《刑法》首次规定环境犯罪 | 第14-15页 |
1.1.3 1997 年《刑法》将环境犯罪体系化 | 第15页 |
1.1.4 《刑法修正案(八)》体现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 | 第15-16页 |
1.1.5 司法解释对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的体现 | 第16-17页 |
1.2 国外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考察 | 第17-22页 |
1.2.1 大陆法系国家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考察 | 第17-21页 |
1.2.2 英美法系国家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考察 | 第21-22页 |
1.3 国外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的借鉴意义 | 第22-25页 |
1.3.1 明确生态整体主义 | 第22-23页 |
1.3.2 明确环境法益的独立性 | 第23-24页 |
1.3.3 设立环境犯罪的危险犯 | 第24-25页 |
第2章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的理论争议及置评 | 第25-33页 |
2.1 关于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的理论争议 | 第25-27页 |
2.1.1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反对论 | 第25-26页 |
2.1.2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赞同论 | 第26-27页 |
2.2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的合理性证成——兼评反对论和赞同论 | 第27-33页 |
2.2.1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不违反刑法谦抑性主义 | 第27-28页 |
2.2.2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 第28-30页 |
2.2.3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符合由事后治理转向预防控制的现代刑法观 | 第30-33页 |
第3章 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的立法完善 | 第33-44页 |
3.1 立法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的完善 | 第33-36页 |
3.1.1 指导思想:刑法明确性原则 | 第33-35页 |
3.1.2 价值理念:生态整体主义 | 第35-36页 |
3.2 立法模式的完善 | 第36-38页 |
3.2.1 从统合模式到分立模式 | 第36-37页 |
3.2.2 从法典化立法模式到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并存的立法模式 | 第37页 |
3.2.3 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立立法模式到一体化立法模式 | 第37-38页 |
3.3 环境犯罪体系性地位的完善 | 第38-39页 |
3.4 罪名体系、处罚范围和刑罚体系的完善 | 第39-44页 |
3.4.1 环境犯罪罪名体系的完善 | 第39-41页 |
3.4.2 环境犯罪处罚范围的完善 | 第41-42页 |
3.4.3 环境犯罪刑罚体系的完善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