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与豪放—从《石田稿》看沈周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2.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12-14页 |
1.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石田稿》诗文的解析与研究 | 第14-21页 |
(一)《庐山高赠醒庵陈先生》的解析 | 第14-16页 |
(二)沈周的“送别” | 第16-20页 |
1.“隐” | 第16-18页 |
2.“思”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从《石田稿》看沈周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 第21-43页 |
(一)沈周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几个关键阶段解析 | 第22-28页 |
1.观“东庄” | 第22-24页 |
2.“虎丘送客” | 第24-26页 |
3.“西山纪游” | 第26-27页 |
4.“仿梅道人笔意” | 第27-28页 |
(二)精微与豪放——沈周山水画的特征分析 | 第28-33页 |
1.“精微”风格山水画的特征分析 | 第28-31页 |
2.“豪放”风格山水画的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三)沈周山水画的绘画语言研究 | 第33-42页 |
1.线 | 第33-38页 |
2.色彩 | 第38-39页 |
3.节奏 | 第39-41页 |
4.笔触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从《石田稿》看沈周山水画风格的成因 | 第43-49页 |
(一)明代政治与哲学之变化 | 第43-45页 |
1.明代政治因素的解析 | 第43-44页 |
2.明代哲学因素的解析 | 第44-45页 |
(二)沈周之“师” | 第45-47页 |
1.“家师” | 第45-46页 |
2.以“古人”为师 | 第46-47页 |
3.以“造化”为师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沈周的绘画思想初探 | 第49-52页 |
(一)“淡”与“枯淡”之论 | 第49-50页 |
(二)“游”与“卧游”之论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