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提出问题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提出问题 | 第11-12页 |
1.2 研究述评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3.1 跨域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1.3.2 网格化治理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1.4 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历史演进 | 第21-30页 |
2.1 从单一污染物治理转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 | 第21-22页 |
2.1.1 单一污染物治理 | 第21-22页 |
2.1.2 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 | 第22页 |
2.2 从单一地区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 | 第22-24页 |
2.2.1 单一地区治理方式 | 第22-23页 |
2.2.2 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模式 | 第23-24页 |
2.3 传统空气污染治理的缺陷 | 第24-27页 |
2.3.1 空气污染传统单一治理的不足 | 第24-25页 |
2.3.2 空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不足 | 第25-27页 |
2.4 空气污染跨区域治理问题的实质 | 第27-28页 |
2.5 网格化思想在空气污染跨区域治理中运用的可能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空气污染跨行政区域网格化治理的设计 | 第30-39页 |
3.1 空气污染跨行政区域网格化治理的整体设想 | 第30-32页 |
3.1.1 空气污染网格化治理范围的选定 | 第30页 |
3.1.2 空气污染网格化治理的逻辑顺序 | 第30-31页 |
3.1.3 空气污染网格化治理的整体设计 | 第31-32页 |
3.2 空气污染跨行政区域网格化治理的子环节设计 | 第32-39页 |
3.2.1 空气质量的跨区域网格化监测 | 第33-34页 |
3.2.2 空气污染的跨区域网格化预警 | 第34-36页 |
3.2.3 空气污染的跨区域网格化处理 | 第36-37页 |
3.2.4 空气质量的跨区域网格化维持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治理的总体论证 | 第39-45页 |
4.1 网格化治理是空气污染的新型解决途径 | 第39-41页 |
4.1.1 网格的精细化治理是解决长期性复杂性问题的突破 | 第39页 |
4.1.2 网格的可扩充性和可选择性与空气的流动性相契合 | 第39-40页 |
4.1.3 网格多区域管理的特性能有效克服空气跨区域治理困境 | 第40-41页 |
4.2 网格化监测、预警、处理、维持的治理路径的科学性 | 第41-45页 |
4.2.1 空气治理首先需以空气质量的网格化监测为依托 | 第42页 |
4.2.2 空气治理的有效前提是空气污染的网格化预警 | 第42-43页 |
4.2.3 空气治理的关键在于空气污染的网格化处理 | 第43-44页 |
4.2.4 空气治理的最终目的是空气质量的网格化维持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治理的子环节论证 | 第45-58页 |
5.1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监测的系统性 | 第45-48页 |
5.1.1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监测的系统性要求 | 第45页 |
5.1.2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监测中网聚的系统性 | 第45-46页 |
5.1.3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监测中维格划分的系统性 | 第46-47页 |
5.1.4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监测中协同的系统性 | 第47页 |
5.1.5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监测中共享的系统性 | 第47-48页 |
5.2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预警的精确性 | 第48-52页 |
5.2.1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预警的精确性要求 | 第48页 |
5.2.2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预警中网聚的精确性 | 第48-49页 |
5.2.3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预警中维格划分的精确性 | 第49-50页 |
5.2.4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预警中协同的精确性 | 第50-51页 |
5.2.5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预警中共享的精确性 | 第51-52页 |
5.3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处理的先进性 | 第52-55页 |
5.3.1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处理的先进性要求 | 第52页 |
5.3.2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处理中网聚的先进性 | 第52页 |
5.3.3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处理中维格划分的先进性 | 第52-53页 |
5.3.4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处理中协同的先进性 | 第53-54页 |
5.3.5 空气污染跨区域网格化处理中共享的先进性 | 第54-55页 |
5.4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维持的可持续性 | 第55-58页 |
5.4.1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维持的可持续性要求 | 第55页 |
5.4.2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维持中网聚的可持续性 | 第55页 |
5.4.3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维持中维格划分的可持续性 | 第55页 |
5.4.4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维持中协同的可持续性 | 第55-56页 |
5.4.5 空气质量跨区域网格化维持中共享的可持续性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