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数学符号表 | 第15-16页 |
| 缩略词表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20页 |
| 1.1.1 单播传输网络模型 | 第18页 |
| 1.1.2 多播传输网络模型 | 第18-19页 |
| 1.1.3 无线可靠传输 | 第19-20页 |
| 1.2 网络编码 | 第20-25页 |
| 1.2.1 网络编码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 1.2.2 网络编码的基本编码策略 | 第22-24页 |
| 1.2.2.1 随机线性编码策略 | 第23页 |
| 1.2.2.2 机会网络编码策略 | 第23-24页 |
| 1.2.3 机会网络编码增强无线传输可靠性示例 | 第24-25页 |
| 1.3 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 1.3.1 无线网络编码的一般性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 1.3.2 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传输方法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动机 | 第29-30页 |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30页 |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单播传输中基于机会网络编码的数据重传机制与方案 | 第32-55页 |
| 2.1 引言 | 第32页 |
| 2.2 研究动机 | 第32-33页 |
| 2.3 系统模型 | 第33-34页 |
| 2.4 基于编码包协作的数据恢复协议 | 第34-42页 |
| 2.4.1 缓存反馈机制 | 第34-37页 |
| 2.4.2 网络编码算法 | 第37-42页 |
| 2.4.2.1 编码机会判定方法 | 第37-39页 |
| 2.4.2.2 网络编码算法设计 | 第39-42页 |
| 2.5 性能分析 | 第42-54页 |
| 2.5.1 理论分析 | 第42-47页 |
| 2.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三章 多播网络中基于机会网络编码的数据重传机制与方案 | 第55-77页 |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 3.2 研究动机 | 第56-57页 |
| 3.3 系统模型 | 第57-60页 |
| 3.4 基于网络编码的丢失恢复机制 | 第60-67页 |
| 3.4.1 缓存反馈机制 | 第60-61页 |
| 3.4.2 基于前向搜索的在线规划算法 | 第61-65页 |
| 3.4.3 网络编码算法 | 第65-67页 |
| 3.5 性能分析 | 第67-76页 |
| 3.5.1 理论分析 | 第67-68页 |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6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四章 不完美反馈下基于机会网络编码的重传机制 | 第77-90页 |
| 4.1 引言 | 第77-78页 |
| 4.2 系统模型 | 第78-80页 |
| 4.3 基于POMDP的网络编码算法 | 第80-86页 |
| 4.3.1 缓存反馈机制 | 第80-83页 |
| 4.3.2 基于一步前瞻的在线规划算法 | 第83-86页 |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五章 支持单多播混合传输的数据重传机制 | 第90-103页 |
| 5.1 引言 | 第90-91页 |
| 5.2 研究动机 | 第91页 |
| 5.3 网络模型 | 第91-92页 |
| 5.4 单多播数据混合编码算法 | 第92-96页 |
| 5.4.1 传统算法分析 | 第92-94页 |
| 5.4.2 NCMUM方法 | 第94-96页 |
| 5.5 性能分析 | 第96-102页 |
| 5.5.1 理论分析 | 第96-98页 |
| 5.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8-10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103-105页 |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5-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9页 |
| 附录A自动重传请求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 第119-122页 |
| 附录B第二章证明过程 | 第122-126页 |
| 附录C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简介 | 第126-13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30-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