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1.1 概述 | 第16页 |
1.2 家蚕有色茧的分类 | 第16页 |
1.3 家蚕黄红茧的主要呈色色素——类胡萝卜素 | 第16-20页 |
1.3.1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 第17-20页 |
1.3.2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1.4 类胡萝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 第20-23页 |
1.4.1 类胡萝卜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 第20-22页 |
1.4.2 类胡萝卜素在家蚕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 第22-23页 |
1.5 家蚕黄红茧茧色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1.5.1 黄血基因(Y) | 第24-25页 |
1.5.2 黄血抑制基因(I) | 第25-26页 |
1.5.3 金黄茧基因(C) | 第26-27页 |
1.5.4 肉色茧基因(F) | 第27-29页 |
1.6 彩色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32-36页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2.3 实验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36-54页 |
3.1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36-38页 |
3.2 样品中类胡萝卜素的抽提及检测 | 第38-39页 |
3.2.1 桑叶和家蚕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 第38页 |
3.2.2 样品中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 第38-39页 |
3.3 组织中总R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第39-40页 |
3.3.1 总RNA的提取 | 第39-40页 |
3.3.2 RNA完整性及纯度测定 | 第40页 |
3.4 cDNA的合成及质量鉴定 | 第40-41页 |
3.4.1 逆转录合成cDNA | 第40-41页 |
3.4.2 actin A3检测 | 第41页 |
3.5 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41页 |
3.6 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41-46页 |
3.6.1 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41-42页 |
3.6.2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42页 |
3.6.3 质粒提取 | 第42-43页 |
3.6.4 PCR产物及真核表达载体的酶切 | 第43页 |
3.6.5 目的基因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的连接 | 第43-44页 |
3.6.6 连接质粒的转化 | 第44页 |
3.6.7 菌液电泳 | 第44页 |
3.6.8 连接产物的酶切鉴定 | 第44-45页 |
3.6.9 连接产物测序 | 第45页 |
3.6.10 质粒超纯提取 | 第45-46页 |
3.7 真核表达载体细胞转染实验 | 第46-49页 |
3.7.1 细胞复苏 | 第46页 |
3.7.2 细胞传代 | 第46页 |
3.7.3 细胞冻存 | 第46-47页 |
3.7.4 细胞计数 | 第47页 |
3.7.5 细胞转染 | 第47页 |
3.7.6 蛋白浓度测定 | 第47-48页 |
3.7.7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48-49页 |
3.8 转染细胞类胡萝卜素吸收实验 | 第49-50页 |
3.8.1 类胡萝卜素培养基的制备 | 第49-50页 |
3.8.2 转染细胞色素孵育实验 | 第50页 |
3.9 细胞核DAPI染色 | 第50-51页 |
3.10 家蚕丝腺组织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纯化 | 第51-54页 |
3.10.1 家蚕丝腺组织匀浆的制备 | 第51页 |
3.10.2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色谱层析 | 第51-53页 |
3.10.3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色素抽提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家蚕体内类胡萝卜素积累与茧丝呈色的相关性研究 | 第54-7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4-56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6-72页 |
4.2.1 类胡萝卜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6-57页 |
4.2.2 桑叶和家蚕幼虫体内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 | 第57-59页 |
4.2.3 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茧丝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 | 第59-62页 |
4.2.4 不同茧色家蚕品种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62-72页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72-76页 |
4.3.1 讨论 | 第72-74页 |
4.3.2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家蚕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及其候选基因的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 | 第76-9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76-77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5.2.1 家蚕组织总RNA和cDNA的质量鉴定 | 第79-80页 |
5.2.2 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在不同茧色家蚕品种组织中的表达 | 第80-81页 |
5.2.3 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及其候选基因的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 | 第81-88页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88-92页 |
5.3.1 讨论 | 第88-91页 |
5.3.2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家蚕黄红茧形成相关蛋白类胡萝卜素转运功能初探 | 第92-114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92-95页 |
6.1.1 实验材料 | 第92-94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94-95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95-110页 |
6.2.1 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 | 第95-99页 |
6.2.2 黄红茧形成相关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99-102页 |
6.2.3 黄红茧形成相关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定位 | 第102-106页 |
6.2.4 黄红茧形成相关蛋白细胞水平类胡萝卜素转运能力分析 | 第106-109页 |
6.2.5 黄红茧形成相关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 第109-110页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110-114页 |
6.3.1 讨论 | 第110-113页 |
6.3.2 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家蚕锈色茧品种03-520丝腺组织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114-136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6页 |
7.1.1 实验材料 | 第114-116页 |
7.1.2 实验方法 | 第116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116-129页 |
7.2.1 丝腺组织匀浆液的差速离心分离 | 第116-117页 |
7.2.2 细胞质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第117-125页 |
7.2.3 细胞膜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第125-129页 |
7.3 讨论与小结 | 第129-136页 |
7.3.1 讨论 | 第129-131页 |
7.3.2 小结 | 第131-136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36-13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2页 |
附录 | 第152-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