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环境下微网经济运行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微网能量管理的控制策略 | 第10-12页 |
1.2.1.1 对等控制 | 第10-11页 |
1.2.1.2 集中控制方式 | 第11-12页 |
1.2.1.3 分布式控制方式 | 第12页 |
1.2.2 微网经济运行的调度模型 | 第12-13页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微网系统的结构模型 | 第15-26页 |
2.1 风力发电 | 第15-18页 |
2.1.1 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2.1.2 风力发电机的功率特性 | 第17-18页 |
2.2 光伏发电 | 第18-20页 |
2.2.1 光伏电池的基本电学特性 | 第18-19页 |
2.2.2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3 微型燃气轮机 | 第20-23页 |
2.3.1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原理 | 第20-21页 |
2.3.2 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发电模型 | 第21-22页 |
2.3.3 以热定电 | 第22-23页 |
2.4 蓄电池 | 第23-26页 |
2.4.1 蓄电池的主要参数 | 第23-24页 |
2.4.1.1 蓄电池的容量 | 第23-24页 |
2.4.1.2 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 第24页 |
2.4.1.3 蓄电池的放电深度 | 第24页 |
2.4.2 蓄电池寿命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市场环境下的微网经济运行目标 | 第26-37页 |
3.1 电力市场概述 | 第26-30页 |
3.1.1 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3.1.2 电力市场需求侧 | 第27-28页 |
3.1.2.1 需求侧特点 | 第27-28页 |
3.1.2.2 需求侧管理 | 第28页 |
3.1.2.3 需求侧响应 | 第28页 |
3.1.3 电力市场与微网 | 第28-30页 |
3.1.3.1 电力市场发展与微网的相互关系 | 第28-29页 |
3.1.3.2 微网与配电公司的交易机制 | 第29-30页 |
3.2 微网运行成本 | 第30-32页 |
3.2.1 分布式电源成本 | 第30-31页 |
3.2.2 配电网电能交易成本 | 第31-32页 |
3.3 概率预测 | 第32-35页 |
3.3.1 风力发电机的概率模型 | 第32-33页 |
3.3.2 光伏电池的概率模型 | 第33-34页 |
3.3.3 交易电价的概率分布 | 第34页 |
3.3.4 热负荷以及电负荷的概率分布 | 第34-35页 |
3.4 以合约期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微网调度模型 | 第35-37页 |
3.4.1 目标函数 | 第35-36页 |
3.4.2 约束条件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置信区间的微网经济运行求解 | 第37-47页 |
4.1 区间分析理论 | 第37-40页 |
4.1.1 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4.1.2 区间数的运算规则 | 第38页 |
4.1.3 置信区间 | 第38-40页 |
4.2 基于置信区间的微网能量管理模型 | 第40-43页 |
4.2.1 优化目标 | 第40-41页 |
4.2.2 求解算法 | 第41-43页 |
4.3 仿真算例 | 第43-47页 |
4.3.1 算例模型 | 第43-44页 |
4.3.2 定置信区间优化结果 | 第44-45页 |
4.3.3 变置信区间优化结果 | 第45-46页 |
4.3.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