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茸毛偃麦草染色质1St和4J~s向小麦中渐渗及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小麦育种现状及近缘物种第11-12页
        1.1.1 目前小麦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1.2 小麦的野生近缘物种第12页
    1.2 偃麦草属的研究价值及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1 偃麦草属在小麦育种中发挥的作用第12-13页
        1.2.2 偃麦草St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偃麦草Js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4页
    1.3 小麦染色体工程及外源染色质的检测第14-18页
        1.3.1 小麦染色体工程第14-15页
        1.3.2 小麦基因组背景中外源染色体的检测第15-18页
    1.4 立体依据第18-19页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9页
        2.2.1 醇溶蛋白(A-PAGE)电泳试验第19-21页
        2.2.2 谷蛋白(SDS-PAGE)电泳试验第21-24页
        2.2.3 染色体制备第24页
        2.2.4 基因组DNA提取及浓度测定第24-25页
        2.2.5 PLUG-PCR反应第25-27页
        2.2.6 原位杂交实验第27-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47页
    3.1 小麦-茸毛偃麦草渐渗系的形态学鉴定第29-31页
    3.2 种子蛋白的生化标记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1-34页
        3.2.1 茸毛偃麦草中麦醇溶蛋白的检测和分析第31-32页
        3.2.3 茸毛偃麦草中麦谷蛋白的检测和分析第32-33页
        3.2.4 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结果的综合分析第33-34页
    3.3 分子标记对小麦-茸毛偃麦草渐渗系的鉴定结果第34-42页
        3.3.1 亲代 47912 分子标记结果分析第34-36页
        3.3.2 47912 后代材料中 1St染色体的鉴定结果第36-39页
        3.3.3 47912 后代材料中 4J~s染色体的鉴定结果第39-42页
    3.4 小麦-茸毛偃麦草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分析第42-47页
        3.4.1 茸毛偃麦草中St基因组和Js基因组第42页
        3.4.2 茸毛偃麦草中 1St染色体和 4J~s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第42-43页
        3.4.3 小麦-茸毛偃麦草附加系鉴定第43-45页
        3.4.4 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鉴定第45-46页
        3.4.5 小麦-茸毛偃麦草易位系鉴定第46-47页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第47-51页
    4.1 小麦-茸毛偃麦草的部分双二倍体的创制第47-48页
    4.2 小麦-茸毛偃麦草的渐渗系中异源染色体和农艺性状的关系第48-50页
    4.3 小麦-茸毛偃麦草新种质的研究展望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熏蒸联合消银脐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量子点敏化电池光阳极的自敏化及其光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