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项目背景 | 第10-16页 |
| ·智能检测设备的概述 | 第10-12页 |
| ·电力线载波技术 | 第12-14页 |
| ·电力线通信在国内外的应用 | 第14-16页 |
| ·电力线通信前景展望 | 第16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低压电力线的信道特征分析 | 第20-30页 |
| ·低压电力线信道传输模型 | 第20-22页 |
| ·低压电力线的输入阻抗特性 | 第22-23页 |
| ·低压电力线信道的噪声特性分析 | 第23-27页 |
| ·背景噪声 | 第23-25页 |
| ·脉冲噪 | 第25-27页 |
| ·低压电力线的信号衰减特性 | 第27-28页 |
|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检测设备的通信方案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通信系统数字技术 | 第30-36页 |
| ·通信系统数字调制技术 | 第30-33页 |
| ·幅移键控 | 第30-31页 |
| ·频移键控 | 第31-32页 |
| ·相移键控(PSK) | 第32-33页 |
| ·扩频技术 | 第33-35页 |
| ·扩频技术原理 | 第33-34页 |
| ·扩频的技术优势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检测设备的硬件设计 | 第36-54页 |
| ·SC1128简介 | 第37-44页 |
| ·SC1128的参数设置 | 第39-41页 |
| ·SC1128工作状态寄存器读/写 | 第41-42页 |
| ·SC1128的时序示意图 | 第42-43页 |
| ·SC1128相关应用参数计算 | 第43-44页 |
| ·SC1128的检测功能 | 第44页 |
| ·单片机控制部分 | 第44-52页 |
| ·AT89C52功能概述 | 第44-46页 |
| ·单片机与SC1128间的通信 | 第46页 |
| ·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接口 | 第46-47页 |
| ·单片机与数字传感器的接口 | 第47-49页 |
| ·耦合电路、滤波器电路 | 第49-50页 |
| ·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 第50-51页 |
| ·电源模块的原理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的智能检测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54-63页 |
| ·数据汇总端的软件分析 | 第54-56页 |
| ·数据采集端的软件分析 | 第56-57页 |
| ·相应的PC机软件的分析 | 第57-58页 |
| ·智能监控网通信协议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电力线通信的差错控制以及实验分析 | 第63-74页 |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63-66页 |
| ·差错控制技术的概述 | 第63-64页 |
| ·BCH码纠错编译码 | 第64-65页 |
| ·其他纠错方法 | 第65-66页 |
| ·实验及分析 | 第66-73页 |
| ·实验准备 | 第66-69页 |
| ·实验测试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录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