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互感器论文--电流互感器论文

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检测和补偿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电流互感器饱和检测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电流互感器饱和引起二次侧电流畸变的补偿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做的工作第19-21页
第2章 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特性及仿真研究第21-37页
    2.1 电流互感器简介第21页
    2.2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特性第21-22页
    2.3 电流互感器饱和仿真模型的选择第22-25页
        2.3.1 基于 JILES-ATHERTON 的电流互感器模型第23-24页
        2.3.2 基于 LUCAS 的电流互感器模型第24-25页
    2.4 各种因素对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仿真第25-34页
        2.4.1 影响铁心饱和的因素的理论分析第25-27页
        2.4.2 影响铁心饱和因素的仿真分析第27-34页
            2.4.2.1 短路电流稳态分量对饱和的影响第28-29页
            2.4.2.2 衰减直流偏移分量对饱和的影响第29-30页
            2.4.2.3 二次侧负载对饱和的影响第30页
            2.4.2.4 铁心剩磁对饱和的影响第30-31页
            2.4.2.5 铁心截面积对饱和的影响第31-32页
            2.4.2.6 电流互感器变比对饱和的影响第32-33页
            2.4.2.7 绕组匝数对饱和的影响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7页
第3章 基于形态学梯度小波的铁心饱和检测方法第37-55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第37-42页
        3.2.1 数学形态学第38-39页
            3.2.1.1 二值数学形态学基本算子第38-39页
            3.2.1.2 灰度数学形态学基本算子第39页
        3.2.2 开-闭运算和高帽变换第39-40页
        3.2.3 形态学梯度小波第40-42页
    3.3 基于形态学梯度小波的检测方法第42-53页
        3.3.1 算法实现第42-43页
        3.3.2 仿真分析第43-49页
        3.3.3 比较分析第49-53页
            3.3.3.1 噪声的影响分析第49-50页
            3.3.3.2 谐波影响分析第50页
            3.3.3.3 采样率影响分析第50-52页
            3.3.3.4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分析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基于提升形态学梯度和分解的饱和检测方法第55-65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理论基础第55-57页
        4.2.1 形态学梯度(MG)第55-56页
        4.2.2 提升形态学梯度第56-57页
    4.3 基于形态学梯度和分解的检测方法第57-63页
        4.3.1 算法实现第57-59页
            4.3.1.1 基于提升形态学梯度的饱和检测算法第57-58页
            4.3.1.2 基于形态学分解的饱和检测算法第58页
            4.3.1.3 饱和检测方法第58-59页
        4.3.2 仿真分析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基于线性回归的畸变电流补偿方法第65-77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基于线性回归的畸变补偿方法第65-70页
        5.2.1 最小二乘法第66-67页
        5.2.2 算法实现第67-70页
            5.2.2.1 计算衰减直流分量参数第67-68页
            5.2.2.2 计算基波分量参数第68-70页
            5.2.2.3 计算补偿电流第70页
    5.3 仿真分析第70-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6章 铁心饱和检测在片上系统的实现第77-97页
    6.1 片上系统硬件平台开发第77-85页
        6.1.1 硬件系统规格第77-78页
        6.1.2 硬件系统设计第78-82页
            6.1.2.1 电源子系统第78-79页
            6.1.2.2 FPGA 和存储设备第79-80页
            6.1.2.3 数据采集子系统第80-81页
            6.1.2.4 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第81页
            6.1.2.5 通信接口第81-82页
        6.1.3 印刷电路板设计第82-85页
    6.2 片上系统软件平台开发第85-93页
        6.2.1 ADC 控制模块第85-87页
        6.2.2 设计 FPGA 系统第87-91页
        6.2.3 μC/OS-II 实时操作系统第91-93页
    6.3 CT 饱和检测方法在片上系统的实现第93-96页
        6.3.1 搭建测试平台第93-94页
        6.3.2 片上系统饱和检测仿真分析第94-96页
    6.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7章 结论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附件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力变压器状态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发
下一篇:地区电网无功电压问题及其优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