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地籍管理对象 | 第20-32页 |
2.1 地籍对象 | 第20-21页 |
2.1.1 地籍要素分类 | 第20-21页 |
2.1.2 土地权属要素及界址管理 | 第21页 |
2.2 宗地的演变 | 第21-23页 |
2.2.1 立体的土地权利 | 第21-22页 |
2.2.2 宗地概念的变化 | 第22-23页 |
2.3 三维地籍管理基础 | 第23-30页 |
2.3.1 法律法规基础 | 第23-25页 |
2.3.2 三维权利的划定 | 第25页 |
2.3.3 三维地籍管理方案 | 第25-27页 |
2.3.4 三维地籍基本管理单元——宗地体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设计 | 第32-48页 |
3.1 二维地籍权属空间对象 | 第32-36页 |
3.1.1 权属空间对象 | 第32-33页 |
3.1.2 构成关系 | 第33-34页 |
3.1.3 空间关系 | 第34-36页 |
3.1.4 数据模型 | 第36页 |
3.2 三维地籍权属空间对象 | 第36-40页 |
3.2.1 权属空间对象 | 第36-37页 |
3.2.2 三维地籍权属空间对象的规则限定 | 第37-38页 |
3.2.3 三维权属要素的空间关系 | 第38-40页 |
3.3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设计 | 第40-46页 |
3.3.1 概念模型设计 | 第40-43页 |
3.3.2 逻辑模型设计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宗地体模型创建方法研究 | 第48-62页 |
4.1 权属空间对象的获取 | 第48-50页 |
4.1.1 二维地籍调查 | 第48-49页 |
4.1.2 三维地籍调查 | 第49-50页 |
4.2 宗地体模型创建方法 | 第50-51页 |
4.2.1 建模方法分类 | 第50页 |
4.2.2 三维地籍模型创建方法 | 第50-51页 |
4.3 基于二维地籍的三维空间创建方法 | 第51-58页 |
4.3.1 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4.3.2 从二维界址线到三维界址面 | 第52-56页 |
4.3.3 模型创建流程 | 第56-58页 |
4.4 基于全要素解析测量的三维空间创建方法 | 第58-61页 |
4.4.1 数据分析 | 第58页 |
4.4.2 测量数据组织 | 第58-60页 |
4.4.3 模型创建流程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原型系统与实例研究 | 第62-78页 |
5.1 系统的设计 | 第62-70页 |
5.1.1 技术平台 | 第62-64页 |
5.1.2 三维地籍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64-68页 |
5.1.3 功能设计 | 第68-70页 |
5.2 实例研究 | 第70-76页 |
5.2.1 研究区概况 | 第70-71页 |
5.2.2 三维地籍建库 | 第71-73页 |
5.2.3 日常地籍管理 | 第73-76页 |
5.2.4 两种模型创建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