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结构分析中水荷载施加方法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水荷载施加方法 | 第9页 |
1.1.2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 | 第9-10页 |
1.2 混凝土坝水荷载研究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1.2.1 水荷载种类 | 第10-11页 |
1.2.2 水荷载施加方法 | 第11-12页 |
1.3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1.3.1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 | 第12-13页 |
1.3.2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3 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渗流应力耦合有限元理论 | 第18-33页 |
2.1 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第18-25页 |
2.1.1 饱和度与含水率 | 第18页 |
2.1.2 饱和非饱和渗流定律 | 第18-19页 |
2.1.3 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1.4 孔隙介质力学微分方程 | 第20-24页 |
2.1.5 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第24-25页 |
2.2 渗流应力耦合有限元理论 | 第25-29页 |
2.2.1 位移和孔隙水压力 | 第25-26页 |
2.2.2 应力场方程的离散 | 第26-27页 |
2.2.3 渗流场方程的离散 | 第27-28页 |
2.2.4 渗流应力耦合有限元方程 | 第28-29页 |
2.3 ABAQUS渗流应力耦合实施 | 第29-32页 |
2.3.1 ABAQUS在岩土工程的适用性 | 第29页 |
2.3.2 ABAQUS基本分析流程 | 第29-30页 |
2.3.3 基于ABAQUS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水荷载施加方法对拱坝应力的影响 | 第33-56页 |
3.1 水荷载施加方法及计算工况 | 第33-34页 |
3.1.1 面力施加 | 第33页 |
3.1.2 体力施加 | 第33页 |
3.1.3 计算工况 | 第33-34页 |
3.2 有限元模型与材料参数 | 第34-36页 |
3.2.1 拱坝体型 | 第34页 |
3.2.2 有限元模型与网格剖分 | 第34-36页 |
3.2.3 材料参数 | 第36页 |
3.3 工况一计算结果 | 第36-42页 |
3.3.1 坝体位移 | 第36-38页 |
3.3.2 坝体应力 | 第38-42页 |
3.4 工况二计算结果 | 第42-47页 |
3.4.1 坝体位移 | 第42-43页 |
3.4.2 坝体应力 | 第43-47页 |
3.5 工况三计算结果 | 第47-53页 |
3.5.1 坝基渗流场 | 第47-48页 |
3.5.2 坝体位移 | 第48-49页 |
3.5.3 坝体应力 | 第49-53页 |
3.6 水荷载施加方法对拱坝位移与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水荷载施加方式对拱坝整体安全度的影响 | 第56-89页 |
4.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56-63页 |
4.1.1 塑性本构理论 | 第56-58页 |
4.1.2 弹塑性增量有限单元法 | 第58-63页 |
4.2 超载法在ABAQUS中的实施 | 第63-65页 |
4.2.1 Drucker-Prager模型 | 第63-64页 |
4.2.2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第64-65页 |
4.2.3 计算工况 | 第65页 |
4.3 荷载工况一分析结果 | 第65-76页 |
4.3.1 坝体应力 | 第66-69页 |
4.3.2 坝体位移 | 第69-72页 |
4.3.3 拱坝结构屈服开裂区 | 第72-76页 |
4.4 荷载工况二分析结果 | 第76-87页 |
4.4.1 坝体应力 | 第76-80页 |
4.4.2 坝体位移 | 第80-83页 |
4.4.3 拱坝结构屈服开裂区 | 第83-87页 |
4.5 水荷载施加方法对拱坝安全系数影响分析 | 第87-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5.1 总结 | 第89-90页 |
5.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