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1.1.1 隧道建设状况 | 第8-12页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岩石破裂过程试验及检测方法 | 第12-16页 |
1.2.2 扰动条件下煤岩瓦斯运移特征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及瓦斯扩散与流动理论 | 第18-34页 |
2.1 含瓦斯煤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 第18-25页 |
2.1.1 煤岩孔隙结构 | 第18-21页 |
2.1.2 含瓦斯煤岩裂隙 | 第21-22页 |
2.1.3 孔隙率模型 | 第22-25页 |
2.2 瓦斯扩散与流动理论 | 第25-33页 |
2.2.1 含瓦斯煤岩中的瓦斯赋存 | 第25-28页 |
2.2.2 瓦斯运移机理 | 第28-31页 |
2.2.3 煤层瓦斯渗流特性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隧道含瓦斯煤层段揭煤过程瓦斯气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第34-61页 |
3.1 气固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34-35页 |
3.2 煤岩瓦斯气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35-43页 |
3.2.1 含瓦斯煤岩的变形控制方程 | 第36-38页 |
3.2.2 含瓦斯煤岩体瓦斯渗流耦合方程 | 第38-41页 |
3.2.3 煤岩瓦斯气固耦合模型 | 第41页 |
3.2.4 定解条件 | 第41-43页 |
3.3 隧道含瓦斯煤层段揭煤过程瓦斯渗流数值模拟 | 第43-60页 |
3.3.1 多物理场耦合软件 | 第43页 |
3.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3.3.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隧道开挖过程中瓦斯灾害防治研究 | 第61-78页 |
4.1 隧道瓦斯灾害分析 | 第61-65页 |
4.1.1 瓦斯灾害类型 | 第61-62页 |
4.1.2 瓦斯灾害特点 | 第62-63页 |
4.1.3 瓦斯致灾因子分析 | 第63-65页 |
4.2 防治措施 | 第65-74页 |
4.2.1 隧道施工处置措施 | 第65-73页 |
4.2.2 隧道工程结构处置措施 | 第73-74页 |
4.3 某公路低瓦斯隧道处置措施 | 第74-77页 |
4.3.1 工程概况 | 第74-75页 |
4.3.2 穿煤处理 | 第75-76页 |
4.3.3 隧道穿煤段围岩安全保证措施 | 第7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