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基于联网收费数据的交通知识挖掘现状 | 第12-13页 |
1.3.2 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1.5 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8-29页 |
2.1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 第18-21页 |
2.1.1 联网收费系统简介 | 第18-19页 |
2.1.2 联网收费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2.1.3 联网收费系统车辆信息采集 | 第20-21页 |
2.2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21-25页 |
2.3 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 | 第25-28页 |
2.3.1 交通流量的特性 | 第25-26页 |
2.3.2 车辆速度的特性 | 第26-28页 |
2.3.3 车辆密度的特性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联网收费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29-44页 |
3.1 联网收费数据准备 | 第29-33页 |
3.2 基于时间阈值惩罚算法的数据预处理 | 第33-36页 |
3.3 交通主题计算模型 | 第36-43页 |
3.3.1 高速公路车流量计算 | 第36-39页 |
3.3.2 高速公路车辆行程速度计算 | 第39-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44-58页 |
4.1 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特性 | 第44-53页 |
4.1.1 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日变特性 | 第44-45页 |
4.1.2 高速公路流量周变模型 | 第45-49页 |
4.1.3 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时变特性 | 第49-53页 |
4.2 高速公路车辆行程速度特性分析 | 第53-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交通流量特性在收费站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 第58-86页 |
5.1 自动发卡条件下的收费车道通行能力分析 | 第58-62页 |
5.1.1 数据获取 | 第58-59页 |
5.1.2 模型建立 | 第59-61页 |
5.1.3 模型应用 | 第61-62页 |
5.2 基于收费站出入口流量的收费站容量规划 | 第62-66页 |
5.2.1 收费站容量规划模型 | 第62-65页 |
5.2.2 算例 | 第65-66页 |
5.3 高速公路收费员排班模型 | 第66-73页 |
5.3.1 单个收费站的收费员排班模型 | 第66-67页 |
5.3.2 N 个收费站的收费员排班模型 | 第67-68页 |
5.3.3 基于遗传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员排班模型求解方法 | 第68-73页 |
5.4 基于收费站出入口流量的通行卡管理与调拨 | 第73-85页 |
5.4.1 高速公路通行卡库存与调拨 | 第73-74页 |
5.4.2 收费站出入口交通流量特性 | 第74-77页 |
5.4.3 收费站内通行卡需求模型 | 第77-80页 |
5.4.4 收费通行卡区域调拨管理方法 | 第80-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