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M模型的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2.1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 | 第14-16页 |
2.1.1 要素观点 | 第14-15页 |
2.1.2 结构观点 | 第15页 |
2.1.3 能力观点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2.1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 第16页 |
2.2.2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第3章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19-40页 |
3.1 定性分析法 | 第19-22页 |
3.2 定量分析法 | 第22-26页 |
3.3 GEM 模型介绍 | 第26-30页 |
3.3.1 因素对简介 | 第26-28页 |
3.3.2 模型运算程序阐述 | 第28-30页 |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0页 |
3.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0-31页 |
3.4.2 陶瓷产业竞争力指标的构建 | 第31-32页 |
3.4.3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2-40页 |
第4章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过程研究 | 第40-53页 |
4.1 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状况 | 第40-41页 |
4.1.1 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4.1.2 发展现状 | 第41页 |
4.2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4.2.1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计算 | 第41-45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3 德化陶瓷产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 | 第46-53页 |
4.3.1 德化陶瓷产业竞争力优势分析 | 第46-49页 |
4.3.2 德化陶瓷产业竞争力的劣势分析 | 第49-53页 |
第5章 提升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第53-63页 |
5.1 大力实施区域品牌战略 | 第53-56页 |
5.1.1 注重区域品牌培育 | 第53-54页 |
5.1.2 加强对区域品牌的维护和管理 | 第54页 |
5.1.3 集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品牌的创建 | 第54-55页 |
5.1.4 借助旅游资源提升陶瓷区域品牌 | 第55-56页 |
5.2 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 第56-57页 |
5.2.1 培育创新文化,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 第56页 |
5.2.2 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带动技术创新 | 第56页 |
5.2.3 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 第56-57页 |
5.3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 第57-58页 |
5.3.1 树立企业战略管理思想 | 第57页 |
5.3.2 推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 | 第57-58页 |
5.3.3 观念创新,调整经营模式 | 第58页 |
5.4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第58-59页 |
5.4.1 多途径吸引优秀人才 | 第58页 |
5.4.2 注重人才培养 | 第58-59页 |
5.4.3 优化用人环境 | 第59页 |
5.5 建立集群的“战略联盟” | 第59-60页 |
5.5.1 构建产业集群企业间合作网络 | 第59-60页 |
5.5.2 组建战略联盟 | 第60页 |
5.5.3 防止过度竞争 | 第60页 |
5.6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 第60-61页 |
5.6.1 制定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政策 | 第60-61页 |
5.6.2 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 第61页 |
5.6.3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第61页 |
5.7 健全行业协会职能 | 第61-63页 |
5.7.1 强化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 | 第61-62页 |
5.7.2 发挥监督职能,规范行业秩序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