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G银行南宁分行客户经理招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3.3 结构安排第13页
    1.4 论文创新性第13-14页
    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胜任力理论论述第15-25页
    2.1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定义第15-17页
        2.1.1 胜任力的定义第15页
        2.1.2 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和特征第15-17页
    2.2 胜任力在招聘中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2.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7-18页
        2.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8-19页
        2.2.3 国内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2.3 构建胜任力模型常用的方法和检验方法第20-23页
        2.3.1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第20-22页
        2.3.2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流程第22页
        2.3.3 胜任力模型的检验方法第22-23页
    2.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G银行南宁分行客户经理招聘现状分析第25-40页
    3.1 G银行概况第25-27页
        3.1.1 基本情况第25页
        3.1.2 战略规划与定位第25-26页
        3.1.3 G银行南宁分行组织结构第26-27页
    3.2 G银行南宁分行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第27-31页
        3.2.1 人力资源配置特点第27-28页
        3.2.2 人员结构分析第28-30页
        3.2.3 客户经理贡献率分析第30-31页
    3.3 G银行南宁分行招聘概况第31-34页
        3.3.1 招聘理念第31-32页
        3.3.2 招聘特点第32页
        3.3.3 招聘流程第32-34页
    3.4 G银行南宁分行客户经理招聘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3.5 G银行南宁分行客户经理招聘不力的原因分析第37-39页
    3.6 G银行南宁分行招聘优化的必要性第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G银行南宁分行客户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第40-55页
    4.1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目的和原则第40页
    4.2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思路第40-41页
    4.3 客户经理胜任力特征提取第41-44页
        4.3.1 胜任力特征的初步提取第41-42页
        4.3.2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胜任力特征提取第42-44页
    4.4 初始问卷调查第44-48页
        4.4.1 初始问卷的编制说明第44-45页
        4.4.2 初始问卷的小范围初测第45-47页
        4.4.3 初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47-48页
    4.5 正式问卷调查第48-53页
        4.5.1 生成正式调查问卷第48-49页
        4.5.2 正式问卷样本特征统计第49-50页
        4.5.3 正式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50-52页
        4.5.4 公共因子的归纳和命名第52-53页
        4.5.5 正式问卷的总体信度分析第53页
    4.6 胜任力模型构建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G银行南宁分行客户经理招聘体系优化第55-72页
    5.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客户经理招聘优化策略第55-69页
        5.1.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位分析第55-56页
        5.1.2 基于胜任力模型制定选拔标准第56-57页
        5.1.3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位申请第57-59页
        5.1.4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初选第59-60页
        5.1.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第60-64页
        5.1.6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决策讨论第64-66页
        5.1.7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新型入职培训制度第66-69页
    5.2 实施有效招聘的保障措施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72-74页
    6.1 研究结论第72页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72-74页
        6.2.1 本文研究存在的局限第72-73页
        6.2.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1第77-78页
附录2第78-80页
附录3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研究
下一篇: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