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书法、篆刻论文--中国书法、篆刻论文--书法论文

从沈尹默论书诗管窥其书学思想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论书诗”的概念界定和历史渊源第10-11页
        一、“论书诗”概念界定第10页
        二、“论书诗”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第10-11页
    第二节 沈尹默论书诗中书学思想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12-15页
        一、沈尹默论书诗中书学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献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的部分借鉴:对历代书家论书诗的研究第14页
        三、研究内容的部分参考:关于沈尹默的综合研究第14-15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新旧文化交替背景下的文人沈尹默与其论书诗第16-26页
    第一节 沈尹默生平和“诗书合璧”的艺术成就第16-19页
        一、人物素描:戴着厚厚“酒瓶底”的文人第16-17页
        二、书法成就:20世纪帖学中兴的开山盟主第17-18页
        三、诗歌成就:旧诗的集大成者、新诗的开拓者第18-19页
    第二节 沈尹默论书诗相关内容统计第19-26页
        一、沈尹默论书诗数量、体裁以及墨迹情况统计第19-20页
        二、沈尹默论书诗创作时间、地点、背景统计及所涉文人交游考略第20-23页
        三、沈尹默论书诗主题内容统计第23-26页
第三章 从沈尹默论书诗管窥其书学思想第26-56页
    第一节 “尊重历代优秀传统、推崇二王”的师法观——以六首“兰亭论辩”主题论书诗为线索第26-34页
        一、“兰亭论辩”的起因和经过第26-28页
        二、以“兰亭论辩”为主题的六首沈尹默论书诗及其思想主张第28-34页
    第二节 “艺苑花争千种艳”的书法发展观——论书诗中的“碑帖”、“古今”谈第34-39页
        一、“古”与“今”:师古建今第34-36页
        二、“碑”与“帖”:对碑帖的认识客观,帖学道路是个人选择第36-39页
    第三节 书法实用性和艺术性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以论书诗《题于右任<标准草书>歌》为线索第39-45页
        一、于右任标准草书运动第40-41页
        二、《题于右任<标准草书>歌》的背后:沈尹默与“标准草书”运动第41-45页
    第四节 沈尹默论书诗中的书法创作实践思想——关于“笔法、笔势、笔意”第45-56页
        一、笔法第46-49页
        二、笔势第49-51页
        三、笔意第51-56页
第四章 沈尹默论书诗中书学思想的影响及对当代的启示第56-63页
    第一节 后世对沈尹默论书诗的引用和解读第56-57页
    第二节 沈尹默论书诗中书学思想的价值和影响第57-60页
    第三节 沈尹默论书诗成就对当代书坛的启示第60-63页
        一、书论的发展:传统书论与现代学术论文共同发展第60-61页
        二、当代书家学养议题第61-63页
结语第63-65页
附录第65-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后记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展览和学术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驯鹿文化”下的鄂温克族工艺美术研究
下一篇:“新生”与困境:温州乱弹剧团的改造(1949-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