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与文化解读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基本概念的梳理 | 第10-12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7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悲喜交加的情感诉求——苦难团圆模式 | 第19-29页 |
一、载道传统与传奇故事 | 第19-20页 |
二、叙事策略 | 第20-24页 |
(一) 巧合偶然 | 第20-21页 |
(二) 蓄势延宕 | 第21-22页 |
(三) 团圆结局 | 第22-23页 |
(四) 二元对立 | 第23-24页 |
三、大地母亲的原型 | 第24-27页 |
(一) 日常人生的抚慰 | 第24-25页 |
(二) 原型的局部变奏 | 第25-27页 |
四、难以再现的卡里斯马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平民意识的崛起——缺失寻找模式 | 第29-40页 |
一、中西文化中的缺失寻找 | 第29-30页 |
二、对理想秩序的找寻 | 第30-37页 |
(一) 父亲形象的嬗变 | 第30-32页 |
(二) 家庭伦理剧中衰微的父亲 | 第32-34页 |
(三) 平民大哥的伟岸高大 | 第34-36页 |
(四) 大哥——行将进入历史 | 第36-37页 |
三、对和谐婚姻的企盼 | 第37-40页 |
(一) 平民的和谐生活 | 第37-38页 |
(二) 平民化的审美追求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难以突破的围城——背叛回归模式 | 第40-50页 |
一、基本叙事结构 | 第40-42页 |
二、基本人物谱系 | 第42-48页 |
(一) 背叛方——丈夫 | 第42-44页 |
(二) 被背叛方——妻子 | 第44-46页 |
(三) 第三者 | 第46-47页 |
(四) 补救者和对比者 | 第47-48页 |
三、相互交织的叙事策略 | 第48-50页 |
(一) 误会 | 第48页 |
(二) 陡转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难答的生活考卷——争斗融合模式 | 第50-57页 |
一、婆婆媳妇的传统形象 | 第50-51页 |
二、相互制衡的人物关系 | 第51-55页 |
(一) 现代自我的媳妇 | 第52-53页 |
(二) 传统因循的婆婆 | 第53-54页 |
(三) 拉锯摇摆的儿子∕丈夫 | 第54-55页 |
三、融合中“询唤” | 第55-57页 |
余论 | 第57-60页 |
注释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