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ZnFe2O4/TiO2/鳞片石墨粒子电极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有机物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第13-14页
        1.1.1 化学氧化技术第13页
        1.1.2 湿式氧化技术第13-14页
        1.1.3 光催化氧化技术第14页
        1.1.4 电化学氧化技术第14页
    1.2 TiO_2光催化技术第14-21页
        1.2.1 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第14-17页
        1.2.2 TiO_2光催化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2.3 解决途径第18-21页
    1.3 三维电极电化学催化技术第21-25页
        1.3.1 三维电极的特点第22页
        1.3.2 三维电极分类第22-23页
        1.3.3 三维电极的机理研究第23-24页
        1.3.4 三维电极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4 三维电极电助光催化的研究第25-27页
        1.4.1 三维电极电助光催化的概述第25-26页
        1.4.2 三维电极电助光催化的影响因素第26-27页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第27-29页
        1.5.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27-28页
        1.5.2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负载型粒子电极的制备及表征第29-37页
    2.1 负载型粒子电极的制备第29-33页
        2.1.1 复合用半导体的选择第29-30页
        2.1.2 载体的选择第30-31页
        2.1.3 制备方法第31-33页
    2.2 负载 ZnFe_2O_4/TiO_2的鳞片石墨的表征第33-36页
        2.2.1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33页
        2.2.2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3-34页
        2.2.3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4-35页
        2.2.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35-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粒子电极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第37-46页
    3.1 实验方法第37-40页
        3.1.1 处理对象第37页
        3.1.2 检测方法第37-38页
        3.1.3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38-39页
        3.1.4 实验装置第39页
        3.1.5 粒子电极预处理第39页
        3.1.6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3.2.1 不同载体对光电催化效率的影响第40页
        3.2.2 光电协同效应对光电催化效率的影响第40-42页
        3.2.3 ZnFe_2O_4含量对光电催化效率的影响第42页
        3.2.4 不同负载次数对光电催化效率的影响第42-43页
        3.2.5 负载型粒子电极的稳定性第43-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降解 RhB第46-55页
    4.1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46页
        4.1.2 实验装置第46页
        4.1.3 测试方法第46页
        4.1.4 粒子电极预处理第46-47页
        4.1.5 实验方法第4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4.2.1 电解质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4.2.2 槽电压对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第48-50页
        4.2.3 空气流量对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0页
        4.2.4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4.2.5 初始 pH 值对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4.2.6 RhB 初始浓度对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第52-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偶氮功能化及重氮盐功能化
下一篇:几种半导体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构建及其污染物检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