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9-10页 |
(三)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0页 |
(四)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五)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六)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儿童房仿生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一) 关于仿生 | 第13页 |
(二) 仿生设计历史概述 | 第13-16页 |
(三) 儿童心理生理特征分析 | 第16-21页 |
1. 儿童的生理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2. 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 | 第18-19页 |
3. 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儿童特征对仿生趣味性设计的认知理解及现状问题 | 第21-24页 |
(一) 儿童特征对仿生趣味性的认知理解 | 第21-22页 |
1. 视觉趣味体验与仿生造型设计 | 第21页 |
2. 听觉趣味体验与仿生造型设计 | 第21-22页 |
3. 触觉趣味体验与仿生造型设计 | 第22页 |
4. 心理趣味感受与仿生造型设计 | 第22页 |
(二) 儿童房仿生设计存在的现状问题 | 第22-24页 |
1. 品种少且造型单调 | 第22-23页 |
2. 色彩缺乏整体性与节奏感 | 第23页 |
3. 环境材质欠缺推敲 | 第23页 |
4. 设计整体性不强 | 第23页 |
5. 设计环境无个性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儿童房空间环境及仿生造型的意义 | 第24-29页 |
(一) 家长对儿童家居环境的认识 | 第24页 |
(二) 儿童房的空间布局 | 第24-26页 |
(三) 儿童房的功能分区概述 | 第26-27页 |
1. 儿童房主要功能分区 | 第26页 |
2. 儿童房功能分区现状问题 | 第26-27页 |
(四) 儿童房仿生造型的体现手段和环境趣味性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儿童房仿生形态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29-45页 |
(一) 儿童房仿生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1. 科学与仿生艺术相结合 | 第29页 |
2. 人与自然高度统一 | 第29页 |
3. 教育性与趣味性相辅相成 | 第29-30页 |
(二) 儿童房仿生设计研究对象及认知 | 第30-34页 |
1. 仿生对象 | 第30-32页 |
2. 仿生视角认知 | 第32页 |
3. 仿生对象的认知 | 第32-34页 |
(三) 儿童房仿生设计方法 | 第34-39页 |
1. 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及人体工程学 | 第34-37页 |
2. 元素提取 | 第37-38页 |
3. 元素简化 | 第38-39页 |
4. 具体特征元素整合 | 第39页 |
(四) 儿童房仿生设计形态分类 | 第39-41页 |
1. 具象的仿生形态 | 第39-40页 |
2. 喻象的仿生形态 | 第40页 |
3. 抽象的仿生形态 | 第40-41页 |
(五) 儿童房仿生设计目标性质及案例赏析 | 第41-45页 |
1. 儿童房仿生设计目标性质 | 第41-43页 |
2. 案例赏析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