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证人的职业拒证权研究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概述第14-30页
    一、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概念和特征第14-19页
        (一)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概念第14-16页
        (二)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特征第16-19页
    二、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9-21页
        (一)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与刑事证人拒证行为第19页
        (二)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19-20页
        (三)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第20-21页
    三、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法理基础第21-26页
        (一)诉讼目的上的道德限制第21-22页
        (二)保障证人自主法律地位第22-23页
        (三)维护当事人信息自决权第23-24页
        (四)超越司法正义、维护社会利益第24-26页
    四、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发展历程第26-30页
        (一)清末时期第26-27页
        (二)民国时期第27-28页
        (三)1949 年建国后第28-29页
        (四)港、澳、台地区第29-30页
第二章 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一般规则第30-38页
    一、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保护的对象:职业交流第30-33页
        (一)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中职业交流的概念第30-31页
        (二)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中职业交流的特征第31-33页
    二、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中的权利主体第33-34页
    三、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行使程序第34-36页
        (一)司法机关告知权利第34-35页
        (二)权利人提出主张第35页
        (三)裁判和处理第35-36页
    四、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例外第36-38页
第三章 域外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考察第38-48页
    一、域外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发展第38-44页
        (一)律师—委托人拒证权第38-40页
        (二)心理医生—患者拒证权第40-41页
        (三)宗教人员—忏悔者拒证权第41-42页
        (四)记者消息来源拒证权第42-44页
    二、域外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法理正当性争论第44-48页
        (一)支持者学说第44-46页
        (二)反对者学说第46-48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完善第48-63页
    一、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现状和不足第48-49页
        (一)现状第48页
        (二)不足之处第48-49页
    二、影响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发展的原因第49-51页
        (一)传统因素的影响第50页
        (二)近代政治思潮的影响第50页
        (三)刑事诉讼模式的影响第50-51页
        (四)刑事诉讼理念的影响第51页
    三、完善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必要性第51-55页
        (一)有利于维护职业信赖利益第51-52页
        (二)有利于保障人权第52-53页
        (三)有利于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第53-54页
        (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第54-55页
    四、完善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原则第55-58页
        (一)结合我国诉讼制度第56页
        (二)立足我国社会现状第56-57页
        (三)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第57-58页
    五、完善我国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的建议第58-63页
        (一)刑事证人律师拒证权的完善第58-59页
        (二)扩大刑事证人职业拒证权中的职业范围第59-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下一篇:司法公信力视域下法官诚信调解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