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1.2 遥感光学信息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遥感光学信息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遥感光学信息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遥感系统灰度信息传递分析方法 | 第15-27页 |
| 2.1 信息论基本原理 | 第15-22页 |
| 2.1.1 信息熵 | 第15-18页 |
| 2.1.2 信道与信道容量 | 第18-22页 |
| 2.2 光学信息论及其性质 | 第22-23页 |
| 2.3 遥感链路信息传输信道 | 第23-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3章 遥感链路灰度信息传递模型及评价指标 | 第27-37页 |
| 3.1 遥感链路灰度信息传递模型 | 第27-34页 |
| 3.1.1 大气对灰度信息的传递模型 | 第27-29页 |
| 3.1.2 光学系统灰度信息传递模型 | 第29-30页 |
| 3.1.3 卫星姿态稳定度灰度信息传递模型 | 第30-31页 |
| 3.1.4 CCD探测器灰度信息传递模型 | 第31-34页 |
| 3.1.5 电子电路灰度信息传递模型 | 第34页 |
| 3.2 遥感链路灰度信息传递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34-3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遥感链路灰度信息传递性能分析 | 第37-68页 |
| 4.1 大气灰度信息传递性能 | 第37-43页 |
| 4.2 光学成像系统的信息传递性能 | 第43-46页 |
| 4.3 卫星姿态稳定度对灰度信息传递的影响 | 第46-51页 |
| 4.4 CCD灰度信息传递性能 | 第51-54页 |
| 4.5 电子电路信息传递性能 | 第54-56页 |
| 4.6 遥感全链路灰度信息传递能力分析 | 第56-66页 |
| 4.6.1 链路子系统对灰度信息传递的影响 | 第56-61页 |
| 4.6.2 大气信道对全链路灰度信息传递的影响 | 第61-62页 |
| 4.6.3 光学系统对全链路灰度信息传递的影响 | 第62-64页 |
| 4.6.4 CCD探测器对全链路灰度信息传递的影响 | 第64-6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