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ATP系统形式化开发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论文结构第13-14页
2 基于 CBTC 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第14-22页
    2.1 CBTC 系统简介第14-16页
    2.2 ATP 系统的组成第16页
    2.3 ATP 系统的总体结构第16-17页
    2.4 ATP 系统功能第17-21页
        2.4.1 列车间隔控制第18-20页
        2.4.2 速度监督和超速防护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ATP 系统需求规范与验证方法的演化第22-33页
    3.1 形式化方法与传统建模方法的比较第22页
    3.2 形式化方法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3.3 形式化 B 方法第23-31页
        3.3.1 B 方法简介第23-24页
        3.3.2 B 方法与其他形式化语言的比较第24-25页
        3.3.3 B 方法基础第25-29页
        3.3.4 抽象机第29-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4 基于 UML 的 ATP 系统需求规范建模分析第33-46页
    4.1 统一建模语言 UML第33-38页
        4.1.1 UML 的定义第33页
        4.1.2 UML 的语义模型结构第33-34页
        4.1.3 UML 的基本构造第34-35页
        4.1.4 UML 模型图第35-38页
    4.2 ATP 系统需求规范 UML 模型图的形式化描述第38-45页
        4.2.1 类图的 B 方法形式化描述第39-41页
        4.2.2 状态图的 B 方法形式化描述第41-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ATP 系统主要功能模型图及检测第46-56页
    5.1 列车间隔控制功能的 UML 模型图第46-47页
    5.2 列车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功能的 UML 模型图第47-51页
    5.3 ATP 系统的总体结构第51-52页
    5.4 系统的模型检测第52-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扫描数据改进CPI编制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教育领域的垂直搜索引擎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