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茶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3页 |
1.2 国外植物食用油产业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1.3 中国茶油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1.3.1 油茶种植的基本情况 | 第14-17页 |
1.3.2 茶油的历史和起源 | 第17-18页 |
1.3.3 茶油的分类 | 第18-20页 |
1.3.4 茶油加工工艺 | 第20-21页 |
1.3.5 茶油的价值 | 第21-24页 |
1.3.6 茶油副产品加工现状 | 第24页 |
1.4 湖南省茶油产业生产概况 | 第24-28页 |
1.4.1 茶油产量整体上升 | 第25-26页 |
1.4.2 茶油产品种类繁多 | 第26-27页 |
1.4.3 品种地域性分布明显 | 第27页 |
1.4.4 茶油检测技术和标准有待完善 | 第27-28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5.3 研究路线 | 第29-30页 |
第2章 常宁市茶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49页 |
2.1 常宁市茶油产业优势分析 | 第30-34页 |
2.1.1 地理气候历史条件优越 | 第30-31页 |
2.1.2 发展态势迅猛 | 第31-33页 |
2.1.3 产业布局初现雏形 | 第33-34页 |
2.2 常宁市茶油加工产业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2.2.1 茶油产业结构现状 | 第34-35页 |
2.2.2 规模种植户情况 | 第35页 |
2.2.3 生产合作社情况 | 第35-36页 |
2.2.4 茶油企业情况 | 第36-37页 |
2.3 常宁市茶油产品质量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2.3.1 茶油产品检测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2.3.2 茶油产品抽样调查分析 | 第38页 |
2.4 常宁市茶油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第38-45页 |
2.4.1 调查对象分析 | 第39-40页 |
2.4.2 原料情况分析 | 第40-42页 |
2.4.3 加工方式分析 | 第42页 |
2.4.4 加工产品分析 | 第42-44页 |
2.4.5 产品销售情况分析 | 第44页 |
2.4.6 合作模式分析 | 第44-45页 |
2.5 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2.5.1 种植缺乏科学指导 | 第45页 |
2.5.2 缺少龙头企业领头 | 第45-46页 |
2.5.3 产品深加工技术滞后 | 第46-47页 |
2.5.4 质量监管体系空缺 | 第47页 |
2.5.5 专业人力资源紧缺 | 第47-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常宁市茶油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 第49-58页 |
3.1 常宁市茶油市场销售现状 | 第49-50页 |
3.2 茶油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 | 第50-56页 |
3.2.1 消费群体分析 | 第50-51页 |
3.2.2 消费行为分析 | 第51-54页 |
3.2.3 消费心理分析 | 第54-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常宁市茶油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 第58-62页 |
4.1 政府主导科学管理,促进油茶规模种植 | 第58-59页 |
4.2 引进龙头加工企业,提高茶油经济效益 | 第59页 |
4.3 形成产学研生产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 第59-60页 |
4.4 规范茶油行业标准,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 第60-61页 |
4.5 加快林业技术推广,加强人才引进和农机研发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2-64页 |
5.1 优势与问题 | 第62页 |
5.2 发展对策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1 | 第68-69页 |
附录2 | 第69-70页 |
附录3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