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 论文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一、生态意识的理论概述及提高巴音布鲁克居民生态意识的意义 | 第15-22页 |
(一) 生态意识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1.生态意识的涵义 | 第15-16页 |
2.生态意识的内容 | 第16-19页 |
3.生态意识的特点 | 第19-20页 |
(二) 提高巴音布鲁克居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意义 | 第20-22页 |
1.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 第20页 |
2.有利于促进当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20-21页 |
3.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文明素养 | 第21页 |
4.有利于建设美丽新疆 | 第21-22页 |
二、巴音布鲁克居民生态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2-39页 |
(一) 巴音布鲁克基本情况简介及问卷设计 | 第22-24页 |
1.巴音布鲁克基本情况简介 | 第22-23页 |
2.问卷的设计 | 第23-24页 |
(二) 巴音布鲁克居民生态意识现状 | 第24-39页 |
1.生态忧患意识较强但生态知识片面 | 第24-28页 |
2.生态保护意识较强但生态行为不足 | 第28-30页 |
3.生态道德意识较强但生态价值意识模糊 | 第30-34页 |
4.生态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但仍呈现明显的“政府依赖性” | 第34-37页 |
5.生态法制意识淡薄 | 第37-39页 |
三、巴音布鲁克居民生态意识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9-46页 |
(一) 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导致生态知识片面 | 第39-40页 |
1.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 第39-40页 |
2.当地的教育水平落后 | 第40页 |
(二) 缺乏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导致生态行为不足 | 第40-41页 |
1.公共基础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 | 第40-41页 |
2.部分居民不良行为的消极影响 | 第41页 |
(三) 经济因素影响导致居民生态价值意识模糊 | 第41-42页 |
1.经济发展水平低影响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念 | 第41-42页 |
2.经济利益诱惑导致破坏环境行为频发 | 第42页 |
(四) 政府在生态保护工作上落实不到位 | 第42-44页 |
1.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 | 第42-43页 |
2.相关部门对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 | 第43-44页 |
(五) 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居民生态法制意识淡薄 | 第44-46页 |
1.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44-45页 |
2.当地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 | 第45-46页 |
四、提高巴音布鲁克居民生态意识的对策 | 第46-54页 |
(一) 加强当地学校建设及对居民生态知识的普及 | 第46-47页 |
1.加强当地的学校建设 | 第46页 |
2.在居民中开展生态实践教育活动 | 第46-47页 |
(二) 优化环境以营造有利于培养居民生态行为的氛围 | 第47-48页 |
1.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第47-48页 |
2.注重培养居民的生态行为习惯 | 第48页 |
(三) 发展生态旅游以增强居民生态价值意识 | 第48-49页 |
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 第48-49页 |
2.将生态旅游成果与居民利益相结合以增强生态价值意识 | 第49页 |
(四) 发挥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引领作用 | 第49-52页 |
1.政府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程度 | 第49-50页 |
2.相关部门加大对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 | 第50-52页 |
(五)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奖惩机制 | 第52-54页 |
1.向有关部门提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 | 第52页 |
2.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