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1 高等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第10-12页 |
1.1.1 雄性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 第10-11页 |
1.1.2 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 第11-12页 |
1.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 第12-16页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 第12-13页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 第13-14页 |
1.2.3 光温敏雄性核不育(PTGMS) | 第14-15页 |
1.2.4 化学杀雄剂(CG) | 第15页 |
1.2.5 自交不亲和系(SI) | 第15-16页 |
1.3 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1.3.1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 第16-17页 |
1.3.2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温光反应特性 | 第17-18页 |
1.3.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 第18-19页 |
1.3.4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第19-20页 |
1.4 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 | 第20-23页 |
1.4.1 DNA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20-22页 |
1.4.2 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 | 第22-23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Huiyou50S 的育性转换研究 | 第25-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2.3.1 自然条件下 Huiyou50S 的育性表现 | 第26页 |
2.3.2 人工控温条件下 Huiyou50S 的育性表现 | 第26-29页 |
2.4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Huiyou50S 育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 | 第30-3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3.2.1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3.2.2 油菜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30-31页 |
3.2.3 SSR 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3.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3.3.2 SSR 分子标记初步筛选 | 第33-34页 |
3.3.3 A10 连锁群分子标记筛选 | 第34-35页 |
3.3.4 与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单株检测 | 第35页 |
3.4 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8页 |
附录 1:本实验所用 A10 连锁群引物信息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