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安定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选题意义第7页
研究现状第7-11页
    1、对安定卫建置的原因及其作用的研究第7-8页
    2、安定卫的卫治及辖区的变迁第8页
    3、土官、土司制度的相关研究第8页
    4、茶马贸易的研究第8-9页
    5、对撒里畏兀儿与安定卫关系的研究第9-11页
一、 明初西北地区的军事形势与安定卫的设立第11-15页
    (一) 明初西北地区的军事形势第11-12页
    (二) 安定卫的建立第12-14页
    (三) 安定卫的历史沿革和地缘第14-15页
二、 安定卫的千百户所考及卫所性质第15-17页
    (一) 安定卫千百户所考第15-16页
    (二) 安定卫的卫所性质第16-17页
三、 明朝政府对安定卫的管理措施及其治边思想第17-21页
    (一) 官其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第17-18页
    (二) 处理卫所间的冲突和纠纷第18-19页
    (三) 安定卫须定期朝贡第19页
    (四) 明朝政府的治边思想第19-21页
四、 安定卫与关西七卫、西南土司卫所以及内地卫所之比较第21-26页
    (一) 安定卫与关西七卫之比较第21-23页
        1. 官职比较第21-22页
        2. 地理位置之比较第22-23页
    (二) 安定卫与西南土司卫所之比较第23-24页
    (三) 安定卫与内地卫所之比较第24-26页
        1. 设立目的不同第24-25页
        2. 设立性质不同第25页
        3. 官员任命不同第25-26页
五、 安定卫地区的茶马贸易第26-28页
六、 安定地区的民族成分第28-29页
七、 安定地区民族迁徙流向及裕固族形成第29-33页
    (一) 安定卫的残破的原因第29-31页
        1. 安定卫残破的内部原因第29页
        2. 安定卫废弃的外部原因第29-31页
    (二) 安定卫的迁徙流向第31-32页
    (三) 裕固族形成第32-33页
八、 明朝开发西北的决策对当代的民族政策的一些启示第33-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政治改革中的资政院弹劾军机大臣案
下一篇:晚明耶稣会士译著序跋研究